“跟”字句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7:09
【摘要】:到目前为止,有关现代汉语“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跟”作为虚词这一层面上。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精细地阐述过“跟”的词性、“跟”字句的谓语成分、连词“跟”与介词“跟”的区分方法和区分标准等复杂问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极大地丰富了“跟”字句的理论知识,并推动了“跟”字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发展。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语料分析,概括出了“跟”字句的五大句式类型:S1:“NP_1~+跟NP_2~+VP”、S2:“NP1+跟NP_2~+VP+O”、S3:“NP_1~+跟NP_2~+AP”、S4:“NP_1~+跟NP_2~+(不)是”、S5:“NP_1~+跟NP_2~+(没)有”。借助于配价理论,对每一种句式的句法成分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总结了能够进入“跟”字句中的谓语成分的语法特征,,明确了每类句法成分与每种句式类型对应的关系。借助语料分析,总结了“跟”字句的八种语义类型:交互义、协同完成义、针对义、取得义、比较义、比喻义、存在义、关系义。阐述了“跟”在“跟”字句中的语义指向问题,结合意象图式理论,把“跟”字句划分为:有针对义和无针对义两大基本语义类型。研究了虚词“跟”的词性问题,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探讨出区分连词“跟”与介词“跟”的三种方法:标记词判定法、语义排除法、语用区分法。利用语料归纳了留学生习得“跟”字句时经常出现的五种偏误类型:遗漏、误用、混用、句式杂糅、错序。最后针对这些偏误类型,结合本文有关“跟”字句的本体理论研究,探讨了“跟”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新方法:故事结构映射法和和语义指向教学法。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本文编号:2591439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本文编号:2591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9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