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奈耶》连词研究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山;;连词“而”的隐现规律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周滢照;陈丽;;假设连词“即”的产生和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郝红艳;;汉语语用研究述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张莹;;并列连词来源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马贝加;;原因介词“坐”是如何发展来的[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2期
6 马贝加;;原因介词“坐”的产生[J];语言研究;2009年02期
7 向明友;黄立鹤;;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8 池昌海;凌瑜;;让步连词“即使”的语法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徐朝红;;中古汉语并列连词“并”的发展演变[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10 武振玉;;两周金文中“乃”字的词性和用法[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孟丽;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艳;《史记》连词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淑华;晚唐五代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谢洪欣;元明时期汉语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芳;《陈书》连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古艳睿;《摩诃僧yG律》连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盛晓玲;《道行般若经》连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邬新花;东汉佛经与《论衡》连词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温振兴;《搜神记》连词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1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180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