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儿童普通话音位范畴感知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14 21:23
   范畴性是语言感知的显著特点之一,范畴感知发展在儿童语言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语音范畴感知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英语国家的儿童,且大多只考察了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个别音位特征。本文将采用语音感知实验,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健康儿童的声调、元音、辅音发音部位(体现在过渡音征变化)、辅音发音方法(体现在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变化)等音段及超音段音位特征的感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儿童的音位感知模型及发展趋势,以期探讨不同音位感知的发展顺序,并为儿童的言语发展迟缓诊断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第一,选定并录制目标语音样本——声调组/i/55(衣)-/i/35(姨)、元音组/tu/55(嘟)-/ti/55(滴)、辅音 VOT 组/pa/55(八)-/p'a/55(趴)、辅音过渡音征组/pa/55(八)-/ta/55(搭),借助语音合成软件TANDEM-STRAIGHT进行刺激音连续统的合成。第二,通过预实验考察成人、儿童的实验特性,借助心理实验设计软件E-prime 2.0进行有针对性的成人实验和儿童实验设计。第三,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24个成人开展普通话音位感知实验,提取声调、元音、VOT及过渡音征的感知模型,作为对照组。第四,通过音位感知实验探讨40个6-10岁的健康儿童的普通话声调、元音、VOT及过渡音征的感知模型,对比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位感知模型,分析儿童音位感知的发展趋势。第五,对比不同性别儿童的音位感知模型及发展趋势,考察性别对音位范畴感知的影响。同时,考察音乐训练对汉语不同音位的感知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发现,以汉语为母语的健康儿童对声调、元音、VOT、过渡音征的感知均为范畴感知,但不同音位的感知发展顺序不同。儿童的普通话声调和元音的范畴感知能力在6岁时达到成熟水平。10岁儿童的辅音嗓音起始时间的范畴辨认能力达到成人水平,但嗓音起始时间的区分能力仍未发展成熟。针对辅音过渡音征的范畴辨认与区分能力在10岁时均未达到成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音乐训练对一年级儿童汉语声调感知区分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越早接受音乐训练,接受音乐训练的时间越长,跨范畴的声调区分能力越好。此外,就本文的实验结果而言,性别对儿童的范畴感知发展尚不存在显著影响。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爽;;中亚留学生习得汉语塞擦音测试分析[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2 廉晓洁;张锦玉;;汉语、法语塞音VOT的对比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冯勇强;严芊;高兴龙;潘复平;邢力力;林春兰;潘接林;;成年口吃者流畅朗读中塞音的声学分析[J];声学学报;2013年04期

4 杨新璐;;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塞音的产出实验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谢雷;姚希;侯倩;戴永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不同基托表面形态与发音质量的定性分析(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9期

6 崔磊;曹荣荣;孙桂兰;邵丹;;全口义齿腭皱对语音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7 朱云山,施洁君;腭裂辅音发音中代偿现象的频谱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8 陈小莹;艾金勇;;藏语拉萨话塞音、塞擦音VOT研究分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5年06期

9 玛依努尔·阿吾力提甫;艾斯卡尔·艾木都拉;地理木拉提·吐尔逊;;维吾尔语清塞音的声学特征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1年10期

10 谢雷;姚希;侯倩;戴永雨;;全口义齿不同基托表面形态对语音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嘉猷;鲍怀翘;郑玉玲;;普通话中塞音、塞擦音嗓音起始时间(VOT)初探[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赛尔达尔·雅力坤;祖丽皮亚·阿曼;地里木拉提·吐尔逊;;维吾尔语浊塞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需将论文集名称修改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燕;儿童普通话音位范畴感知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川;听力障碍儿童汉语普通话塞音发音的实验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8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18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