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称谓语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0 21:37
称谓语具有系统性和民族性。称谓语尤其是亲属称谓语,一直是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课题。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表现是很不一样的。这说明在不同的语言里,词汇的结构是不同的。这些事实促使我们考虑关于语言的词汇系统问题。 据中国史料记载,中泰交往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汉语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东亚的强势语言,不断地影响着邻国的语言,泰人未南下之前的祖语(原始侗台语)自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近几百年来,尤其是近两百年来,中国潮汕、海南等地区有大量人口移居泰国,又为泰语输入了一批汉语闽方言词,现代泰语中已被普遍使用的汉语词汇则以潮州话为多,其中称谓语最为广泛使用。 汉语、泰语同属汉藏语系,汉语的称谓语曾对泰语称谓语有过各种影响,但汉、泰语又有着各自的发展途径,因此汉语与泰语的称谓语既有相同之处,亦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具有可比性。经过比较研究,对进一步认清汉语称谓语的特点,将汉语称谓语研究推向深入,对汉语称谓语的海外教学都有着较大的意义。 本论文就汉泰称谓语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包括:汉泰亲属称谓语对比、汉泰社会称谓语对比、汉泰称谓语词汇和决定汉泰称谓语使用差异的相关因素以及汉泰称谓语的同源词。其研究,对中泰学生学习对方的语言及从事中泰翻译者很有帮助。因为语言翻译不仅仅是把双方语言的同义词对应就能解释真正的词义,文化背景及民族语言背景对语言影响更直接。尤其是称谓语,与人有着直接的关系。称谓语翻译除了把双方语言的同义词对应以外,还必须考虑语言背景的文化、民族、信仰、政治、宗教等客观因素,这样才能准确地对应和使用。 研究结果表明汉泰语与东南亚地区的语言使用称谓语的情况相当一致。用于称谓语的词语主要有:名字、亲属称谓语及人称代词。称谓语的使用因素主要受性别、年龄、人际关系的制约。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H136;H412
本文编号:2823179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H136;H41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庄美芳;;汉泰语言对比研究现状及分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2 游辉彩;;汉语与泰语拟亲属称谓的使用特征及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杨惠;;论语言学中汉语与泰语的亲属称谓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云辉;《四世同堂》称谓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谓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代玲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谓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李莹;留学生称谓语习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曾金枝(PRAPHAPHON KAEWAMATAWONG);泰国乌汶大学汉语教学现状与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杨琴;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多角度对比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3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2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