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语义中和现象研究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理论及价值
1.2.1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 选题创新点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我说/你说”的语义中和现象
2.1 “我说/你说”的语法特征
2.1.1 “我说/你说”结构的基本特征
2.1.2 “我说/你说”结构的泛化
2.1.3 “我说/你说”演变为话语标记
2.2 “我说/你说”的语义特征
2.2.1 “我说/你说”的基本语义
2.2.2 “我说/你说”的语义泛化
2.2.3 “我说/你说”的语义中和
2.3 “我说/你说”的语用功能
2.3.1 “我说/你说”基本功能
2.3.2 “我说/你说”的泛化功能
2.3.3 “我说/你说”作为话语标记的功能
2.4 小结
第三章 “这个/那个”的语义中和现象
3.1 “这个/那个”的语法特征
3.1.1 “这个/那个”的基本句法特征
3.1.2 “这个/那个”用法的虚化
3.1.3 “这个/那个”演变为话语标记
3.2 “这个/那个”的语义特征
3.2.1 “这个/那个”的基本语义
3.2.2 “这个/那个”的语义虚化
3.2.3 “这个/那个”的语义中和
3.3 “这个/那个”的语用功能
3.3.1 “这个/那个”基本功能
3.3.2 “这个/那个”的泛化功能
3.3.3 “这个/那个”作为话语标记的功能
3.4 小结
第四章 “不是/就是”的语义中和现象
4.1 “不是/就是”的语法特征
4.1.1 “不是/就是”的基本特征
4.1.2 “不是/就是”结构的泛化
4.1.3 “不是/就是”演变为话语标记
4.2 “不是/就是”的语义特征
4.2.1 “不是/就是”的基本语义
4.2.2 “不是/就是”的语义泛化
4.2.3 “不是/就是”的语义中和
4.3 “不是/就是”的语用功能
4.3.1 “不是/就是”的基本功能
4.3.2 “不是/就是”的泛化功能
4.3.3 “不是/就是”的语用功能
4.4 小结
第五章 话语标记语义中和的形成机制
5.1 话语标记语义中和形成的具体路径和机制
5.1.1 “我说/你说”语义中和形成的具体路径和机制
5.1.2 “这个/那个”语义中和形成的具体路径和机制
5.1.3 “不是/就是”语义中和形成的具体路径和机制
5.2 话语标记语义中和的共有机制
5.2.1 句法和语义上的共有机制
5.2.2 语用上的共有机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金生;胡晓萍;;“就是”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语法化[J];汉语学习;2013年04期
2 苗丽;韩蕾;;汉语口语话语标记“你看”的语用功能[J];语文建设;2013年09期
3 鲜丽霞;;话语标记“你说”的语境及其功能[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张瑞萍;;“那什么”的语法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5期
6 刘嵚;;“我说”的语义演变及其主观化[J];语文研究;2008年03期
7 成海涛;;“就+是”的句法性质及“就是”的形成机制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丽艳;;话语标记“你知道”[J];中国语文;2006年05期
9 陈振宇;朴珉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J];语言科学;2006年02期
10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颖;话语标记“你不想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蒋兴;现代汉语“这/那-”系话语标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卢丽丹;“就是”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爽;近代汉语中指示代词“这/那”组合形式的历时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9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3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