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组合形式考察

发布时间:2021-02-18 04:10
  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专有名词+普通名词”这一指人复指结构进行了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方面的考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及内容、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是对“姓名类+职衔类指人名词”组合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在“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的组合中,因为职衔的不同,不同结构各有使用限制。在“职衔类指人名词+姓名”中,考察了各个职衔在与姓名/姓氏/名字组合时的位序、语义、语用差异。第三章是对“姓名类+身份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的考察,与“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结构类似,在“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结构中,表身份的名词是有限的。在“身份类指人名词+姓名”结构中的身份类词语比较丰富,我们将其归纳为:称号性指人名词、关系类指人名词、亲昵类指人名词、谑/詈语指人名词和综合身份类指人名词分别与姓名组合进行研究。第四章是对“姓名类+亲属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的分析。将亲属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拟亲属称谓两种,对这两种亲属称谓与姓名/姓氏/名字的结合的规律做出初步结论。第五章探讨“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的指称功能,该结构有介绍功能(介绍自己/介绍他人)、人...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姓名类+职衔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
    2.1 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
        2.1.1 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
        2.1.2 职衔类指人名词+姓名
    2.2 姓/名+职衔类指人名词
        2.2.1 姓氏+职衔类指人名词
        2.2.2 名字+职衔类指人名词
第三章 “姓名类+身份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
    3.1 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
        3.1.1 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
        3.1.2 身份类指人名词+姓名
    3.2 姓/名+身份类指人名词
        3.2.1 姓氏+身份类指人名词
        3.2.2 名字+身份类指人名词
        3.2.3 身份类指人名词+名字
第四章 “姓名类+亲属类指人名词”组合形式
    4.1 姓名+亲属类指人名词
        4.1.1 姓名+亲属类指人名词
        4.1.2 亲属类指人名词+姓名
    4.2 姓/名+亲属类指人名词
        4.2.1 姓氏+亲属类指人名词
        4.2.2 名字+亲属类指人名词
        4.2.3 亲属类指人名词+名字
第五章 “专有名词+普通名词”组合形式的指称功能
    5.1 介绍功能
        5.1.1 介绍自己
        5.1.2 介绍他人
    5.2 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5.2.1 亲疏关系
        5.2.2 权势关系
        5.2.3 一致关系
        5.2.4 动态关系
    5.3 情感指示功能
        5.3.1 积极情感
        5.3.2 消极情感
    5.4 交际动机指示功能
        5.4.1 拉近距离
        5.4.2 疏远距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楼梦》称赞言语行为模式研究[J]. 吴雁.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2]对外汉语教师话语中的礼貌策略[J]. 张译方,彭爽.  汉语学习. 2014(04)
[3]现代汉语同位同指组合的性质[J]. 刘探宙,张伯江.  中国语文. 2014(03)
[4]“赵朴老”、“朴老”类姓名称谓形成的语用动因和原则[J]. 储泽祥,张言军.  当代修辞学. 2013(02)
[5]汉语“人称代词+NP”复指结构的话语功能——基于电视剧《亮剑》台词的分析[J]. 张旺熹.  当代修辞学. 2010(05)
[6]复指短语位序问题考察[J]. 姚小鹏.  大理学院学报. 2010(09)
[7]说“前/原+指人名词”[J]. 陈青松.  语言文字应用. 2010(01)
[8]“指人名词+的+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J]. 宣恒大.  青海师专学报. 2008(04)
[9]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社会文化性探微[J]. 钱兴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现代汉语称谓并用研究[J]. 温锁林,宋晶.  语言文字应用. 2006(03)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D]. 安志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现代俄语称呼语的结构—语用研究[D]. 汪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3]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 王琪.浙江大学 2005
[4]汉语亲属称谓研究[D]. 胡士云.暨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同位结构“姓名称谓+人称代词”与“人称代词+姓名称谓”的多维研究[D]. 陈艳艳.上海师范大学 2015
[2]现代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研究[D]. 商萍.吉林大学 2013
[3]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和NP组合式考察[D]. 孙艳霞.延边大学 2012
[4]《官场现形记》与《沧浪之水》社会称呼语研究[D]. 吕信兵.西南大学 2011
[5]日本留学生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D]. 逄萌佳.中国海洋大学 2010
[6]汉语通用称谓语研究[D]. 郑敬兰.山东大学 2009
[7]现代汉语职衔类称谓语研究[D]. 王心玉.鲁东大学 2008
[8]现代汉语姓名称谓语研究[D]. 刘晨曦.湘潭大学 2007
[9]汉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研究[D]. 楼峰.浙江大学 2007
[10]试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D]. 刘薇.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39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39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