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模糊语的顺应性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新闻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8 11:38
从顺应论角度,通过对所收集的10篇新闻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新闻中使用的模糊语如何顺应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结论表明:(1)这些模糊语更多地是对心理世界的顺应。(2)顺应物理世界的模糊语,不仅适用于传递不那么精确的时间,也可以传递情绪。(3)使用顺应社交世界的模糊语,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要求,也与新闻报道的要求相吻合。通过应用模糊语,有助于建构积极正面的区域形象。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模糊语与顺应论
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新闻报道中模糊语的顺应性分析
(一)心理世界的顺应
(二)物理世界的顺应
(三)社交世界的顺应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皖南旅游”新闻标题的及物性分析[J]. 马艳,胡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2]语言顺应理论视阈下模糊语言对言语交际语境的顺应性研究[J]. 周林.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6(04)
硕士论文
[1]语用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分析[D]. 李家羽.东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9506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模糊语与顺应论
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新闻报道中模糊语的顺应性分析
(一)心理世界的顺应
(二)物理世界的顺应
(三)社交世界的顺应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皖南旅游”新闻标题的及物性分析[J]. 马艳,胡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2]语言顺应理论视阈下模糊语言对言语交际语境的顺应性研究[J]. 周林.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6(04)
硕士论文
[1]语用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分析[D]. 李家羽.东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3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