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拉祜语拟声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8:24

  本文关键词:拉祜语拟声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拟声词是摹拟客观事物声音的一类词,在拉祜语和汉语中都是比较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拟声词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很平凡的句子显得生动、形象、鲜明,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且也能够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不同民族由于言语习惯和语言系统的不同,所以在对同一事物现象的认识、表达时往往也会有所差别。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统摄,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特点等各方面对拉祜语、汉语拟声词展开系统的、全面的对比研究,找出拉祜语和汉语拟声词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希望对以汉-拉双语教学工作、汉-拉翻译工作、汉-拉语比较研究、拉祜语研究等领域有所帮助。 本文共由7章组成,每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引言,简单论述拟声词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语料来源等,并综述前人在汉语和拉祜语两种语言拟声词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为拟声词概要,主要讨论:1拟声词的能指和所指,2拉祜语拟声词能指与汉语拟声词能指的区别,3拟声词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4语音象征问题,5拟声词的语源学理据及其来源分类。 第三章为拉祜语拟声词的语音特点,本章主要从语言的联觉语音象征特点出发,来对比研究汉、拉语拟声词在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为拉祜语拟声词的词汇特点,本章首先介绍了拉祜语独特的语音结构,不同其他民族语言,拉祜语有五音节、六音节甚至多音节结构的拟声词,且为数不少。其次由于拉祜语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所以在构词功能及词形特点上都表现出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第五章为拉祜语拟声词的句法功能特点。根据拟声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我们将其分为基本式和重叠式,也称简单式和复杂式,本章通过汉语和拉祜语中大量的语料对比研究,发现两族语言的拟声词在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以及独立语成分时,虽然总体看起来一致,但却是同中有异,异中蕴同。 第六章为拟声词的修辞特点,本章主要从借代、双关、比喻、反复、移觉、对比、夸张等这七个辞格方面对汉语、拉祜语拟声词在修辞功能上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拉祜语中没有双关现象,而汉语中却是极其丰富,尤其存在于歇后语中。此外移觉功能在拉祜语中也表现出了一定限制性,,如:“脸唰的红了。”“穷的叮当响。”“叮当响的月光。”“灯喇的亮了。”等这样的句子在拉祜语中是不成立的,拉祜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 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指出本文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拟声词 拉祜语 汉语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25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引言13-21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二、 前人研究综述14-19
  • (一) 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14-18
  • (二) 拉祜语拟声词研究综述18-19
  •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19
  • (一) 范围19
  • (二) 方法19
  • 四、 语料来源19-20
  • (一) 现代文学作品19-20
  • (二) 教材20
  • (三) 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材料20
  • 五、 难点与创新点20-21
  • (一) 难点20
  • (二) 创新点20-21
  • 第二章 拟声词概要21-35
  • 一、 拟声词的能指和所指21-22
  • 二、 拉祜语拟声词能指与汉语拟声词能指的不同22-23
  • 三、 拟声词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23-26
  • (一) 汉语拟声词形、义分类24-25
  • (二) 拉祜语拟声词形、义分类25-26
  • 四、 语音象征26-28
  • 五、 拟声词的语源学理据及其来源分类28-33
  • (一) 关于人的拟声词29-30
  • (二) 关于动物的拟声词30-31
  • (三) 关于自然现象的拟声词31-33
  • 六、 小结33-35
  • 第三章 拉祜语拟声词的语音特点35-55
  • 一、 拉祜语拟声词的声母特点35-46
  • (一) 塞音37-39
  • (二) 擦音39-43
  • (三) 塞擦音43-44
  • (四) 鼻音44-45
  • (五) 边音45-46
  • 二、 拉祜语拟声词的韵母特点46-53
  • (一) 单韵母46
  • (二) 复韵母46-47
  • (三) 单元音韵母47-50
  • (四) 复元音韵母50-51
  • (五) 鼻音韵尾51-53
  • 三、 拉祜语拟声词的声调特点53-54
  • 四、 小结54-55
  • 第四章 拉祜语拟声词的词汇特点55-84
  • 一、 拉祜语拟声词的音节结构特点55-79
  • (一) 汉语拟声词结构分类55-56
  • (二) 拉祜语拟声词结构分类56-60
  • (三) 单音节 A 式和它的重叠式60-65
  • (四) 双音节 AB 式和它的重叠式65-72
  • (五) 双音节 AB 式的重叠变式72-77
  • (六) 多音节结构77-79
  • 二、 构词功能79-80
  • (一) 汉语拟声词构词分类79
  • (二) 拉祜语拟声词构词分类79-80
  • 三、 词形特点80-82
  • 四、 小结82-84
  • 第五章 拉祜语拟声词的语法功能特点84-104
  • 一、 句法功能84-102
  • (一) 作主语85-86
  • (二) 作宾语86-88
  • (三) 作状语88-93
  • (四) 作定语93-96
  • (五) 作补语96-98
  • (六) 作谓语98-100
  • (七) 作独立语100-102
  • 二、 小结102-104
  • 第六章 拉祜语拟声词的修辞特点104-123
  • 一、 汉-拉拟声词修辞功能的差异对比104-121
  • (一) 借代功能104-108
  • (二) 双关功能108-109
  • (三) 比喻功能109-112
  • (四) 反复功能112-115
  • (五) 移觉功能115-118
  • (六) 对比功能118-120
  • (七) 夸张120-121
  • 二、 小结121-123
  • 第七章 结束语123-126
  • 一、 汉-拉语拟声词在能指所指、语音象征、来源等方面的异同123
  • 二、 汉-拉语拟声词在的语音方面的异同123-124
  • (一) 声母方面123-124
  • (二) 韵母方面124
  • (三) 声调方面124
  • 三、 汉-拉语拟声词在词汇特点上的异同124-125
  • (一) 音节结构方面124-125
  • (二) 构词功能方面125
  • (三) 词形特点方面125
  • 四、 汉-拉语拟声词的语法功能特点上的异同125
  • 五、 汉-拉拟声词修辞功能的差异对比125-126
  • 参考文献126-129
  • 语料合作人129-130
  • 附录130-144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144-145
  • 后记145-1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 平;象声词的修辞作用[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曹津源;中学语文教材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3 杨载武;《西游记》拟声词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4 李春风;;拉祜语构词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薛宁地;;拟声词与语言符号的相对任意性——兼与裴文先生商榷[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郭莉;拟声词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7 刘明忠;汉英拟声词修辞句法功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关合凤;英语拟声浅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李晨初,叶斌;拟声词略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耿二岭;;汉语象声词的民族特点[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冰若;现代汉语象声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金清子;汉韩语拟声词对比[D];吉林大学;2007年

3 吴校华;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梁琼;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拟声词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余哲;现代汉语拟声词新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拉祜语拟声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14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