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外交话语中规避回答策略及其仪式化关系联结

发布时间:2021-06-08 10:20
  规避回答是外交话语中常见的语用策略。与日常言语交际相比,外交话语的交际参与者更加复杂多元,继而会影响在该仪式情境中语用规避的实现方式。本研究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转写文本为语料,从仪式礼貌视角探究中国外交规避回答策略特征并对Goffman提出的关系联结概念进行深入阐发。具体而言,挖掘中国发言人如何在媒体互动中遵循仪式规程模式,以及如何通过规避回答与第三方公众实现关系联结。研究发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采用"陈述立场"、"给予建议"、"直接拒绝"、"暂时规避"、"其他策略+陈述立场"等回答策略,避开或回击记者的提问,从而表达出中方立场,并通过"和平观"、"义利观"、"责任观"等道德观念,以及"陈则蕴理"、"意于言外"的语言风格加强主体间情感。 

【文章来源】:现代外语. 2020,4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外交话语中规避回答策略及其仪式化关系联结


仪式礼貌与关系联结

仪式,策略,发言人


“交际中的冲突与缓和随说话人的话语和言语行为的选择而相互转化,并影响交际效果和人际关系”(冉永平2010:1)。发言人选用规避回答策略实则是以一种语言的软实力迂回化解冲突,获取正面评价,与交际参与者建立联结的手段。在外交部答记者问的仪式化情境中,中方发言人采用频率较高的规避回答策略是“陈述立场”和“其他策略+陈述立场”,共占比60%以上,而单独使用其他策略的频率很低,可见发言人通常会规避记者问题中已经设立的话题,转而陈述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引导听众沿着自己的话语轨迹(Bull 1994);同时虽然发言人没有对具体问题给予所期待的回答,但表明国家坚定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与社会公众增进情感(Wai&Yap 2018),实现加强主体间仪式化关系联结的隐含语用功能,如图3:4.2 中国外交规避回答策略及其仪式化关系联结阐析

模式图,仪式,策略,模式


综上,在中国外交语境中,外交部发言人作为话语发出者,一方面在显性层面,通过“陈述立场”、“给予建议”、“直接拒绝”、“暂时规避”、“其他策略+陈述立场”的回答策略规避和回击记者的提问,转而表达出中方的观点和立场,建立独特的外交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在言语互动中,社会人文因素对语用原则、策略选择以及交际成功具有重要影响(冉永平2018),由于仪式依赖于文化内涵,不同文化间的仪式行为有所不同(Goffman 1981),而具有相同背景知识的人更易于在思想和行为上达成一致。因此在隐性层面,发言人通过仪式化关系联结手段,如话语中暗含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包括“和平观”、“义利观”、“责任观”,以及“陈则蕴理”、“意于言外”的语言风格,与第三方公众建立仪式化关系联结。下图为中国外交规避回答策略与仪式化关系联结的互动模式: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构话语中的交往行为探索[J]. 陈建平.  现代外语. 2019(02)
[2]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中的传统道德观[J]. 仇凯.  学理论. 2018(12)
[3]人际语用学视角下人际关系管理的人情原则[J]. 冉永平.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4)
[4]《礼貌、不礼貌与仪式:维护人际互动中的道德秩序》评介[J]. 陈倩.  现代外语. 2018(01)
[5]危机语境下媒体信息的言据性及其语用分析[J]. 冉永平,杨娜.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06)
[6]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闪避回答的语用分析[J]. 蓝纯,胡毅.  中国外语. 2014(06)
[7]中美新闻发言人拒绝策略对比研究[J]. 洪岗,陈乾峰.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2)
[8]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 冉永平.  外语教学. 2010(01)
[9]谈谈我们是怎样当发言人的[J].   秘书工作. 2006(07)
[10]含特殊疑问句功能的一般疑问句[J]. 李萍.  外语研究. 2005(06)



本文编号:3218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18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