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音节同义副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6:12
本文关键词:单双音节同义副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中单双音节同义副词共时平面的异同,并尝试从语言结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导致其异同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进而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双音节副词形成的机制和动因。 本文将单双音节同义副词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式与重叠式,2.单纯式与加缀式,3.单音式与复合式。除前言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讨论基础式与加缀式的范围,然后对比分析二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跟韵律、量范畴有关。 第二章从共时平面对副词后缀“为、地、自、其”等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副词的基础式和加缀式在语义、句法、语用方面的区别。这些副词后缀的产生也许受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在历史过程中逐渐虚化而成或者加以类推从而产生出一系列的加缀式。 第三章主要探讨单音式与复合式同义副词组成的同义副词在用法上的主要差异及其规律性,并考察单音式与复合式形成的理据。 第四章从历时出发,通过对单音节副词变为双音节副词的发展过程,讨论副词双音化的趋势,并结合韵律、认知来解释双音节副词形成的条件和动因。
【关键词】:单音节副词 双音节副词 基础式 重叠式 单纯式 加缀式 单音式 复合式 双音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146.2
【目录】:
- 前言5-9
- 第一章 基础式与重叠式9-21
- 0. 引言9
- 1. 基础式与重叠式的范围9-10
- 2. 句法上的选择性差异10-15
- 3. 语义上的选择性差异15-18
- 4. 语用上的选择性差异18-20
- 5. 小结20-21
- 第二章 单纯式与加缀式21-31
- 0. 引言21
- 1. 单纯式与加缀式的范围21-23
- 2. 句法差异23-26
- 3. 语义差异26-28
- 4. 表达功用差异28-30
- 5. 小结30-31
- 第三章 单音式与复合式31-42
- 0. 引言31
- 1. 单音式与复合式的范围31-32
- 2. 语义选择限制32-33
- 3. 句法选择限制33-39
- 4. 语用功用选择限制39-41
- 5. 小结41-42
- 第四章 单音节副词双音化过程及动因42-53
- 0. 引言42
- 1. 基础式到重叠式的发展过程42-45
- 2. 单纯式到加缀式的发展过程45-47
- 3. 单音式到复合式的发展过程47-50
- 4. 双音节副词衍生的条件及动因50-52
- 5. 小结52-53
- 结语53-54
- 参考书目54-56
- 后记56-57
- 论文独创性声明57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57-5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巴丹;;极性程度副词“极其”与“极为”[J];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2 巴丹;;“极其”与“极为”的演化机制[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薇;;同义单双音节程度副词语用功能差异[J];语文学刊;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罗欢;“A_1+A_2”组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申延涛;鲁迅杂文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副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刁玉娟;副词“常”和“常常”历时演变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刘峥;现代汉语中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郝倩;近义单双音节名词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卞于靖;《水浒传》程度副词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慧芳;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孙瑞梅;同义单双音节时间副词的使用条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孙淑梅;晋诗双音节副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单双音节同义副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