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离合词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离合词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问题进行句法和篇章两方面的 考察。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零部分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和汉语语 法学界关于离合词(主要是动宾式)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以往语法学家们关于离合词问 题的不同命名以及不同的处理方法,评述了离合词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交代了 本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壹部分是关于句法角度的考察。这一部分以实际语言材料为基 础,详尽描写了离合词的各种离析方式,讨论了离合词中后项语素的语法性质,并对于“领 属结构”的问题给予了重新审视,得出了“离析结构式”的概念。贰部分为句法角度的考察。 为了进一步了解离析结构式的使用功能,这一部分重点从篇章层面上考察离析结构式使用的 种种语言环境,试图从语体分布、句类分布和社会因素等角度对离合词问题给予统一的解释。 叁部分为本文的结语部分。随着考察的逐层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现代汉语的离合 词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零散的存在,同时,又不是一种系统的句法形式,它是服务于交际 功能的一种统一体。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离合词的功能概括为“评论性”功能。 本文的用例全都是实际语料。既有三、四十年代的材料,又有八、九十年代的材料。这 种跨年代的取材方式不仅增强了语料的客观性,也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关键词】:离合词 合成形式 离析形式 离析词语 离析结构式 评论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H136
【目录】:
- 零 绪论4-7
- 0.1 研究对象4
-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7
- 0.2.1 不同的命名4-5
- 0.2.2 不同的处理方法5-7
- 0.3 研究角度与方法7
- 壹 句法角度考察7-22
- 1.1 离合词的离析方式7-13
- 1.1.1 动词带后缀8-9
- 1.1.2 名词带修饰语9-11
- 1.1.3 名词前置11-13
- 1.1.4 动词后缀和宾语修饰语共现13
- 1.2 离合词AB中B的性质13-16
- 1.2.1 B的语法性质13-15
- 1.2.2 B的无指性15-16
- 1.3 所谓”领属结构”问题16-17
- 1.4 离析词语X跟AB结构的关系17-21
- 1.4.1 离析成分用介词提取18-21
- 1.5 句法部分总结21-22
- 1.5.1 扩展的有限性21
- 1.5.2 有限的扩展性21
- 1.5.3 结论21-22
- 贰 篇章角度的考察22-30
- 2.1 离析现象的语体分布22-24
- 2.1.1 对话语体中的语义表现23-24
- 2.2 话题连续性考察24-28
- 2.2.1 偶现信息的实质25-26
- 2.2.2 话题主位26-27
- 2.2.3 引进主要信息27
- 2.2.4 X的信息功能27-28
- 2.3 使用离析短语的原因28-30
- 叁 结语30-32
- 参考文献32-34
- 后记3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力量;晁瑞;;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2 石爱兵;;九十年代后离合词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3 王海峰;;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4 王晓辉;;浅谈离合词的语法特点[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王海峰;王铁利;;离合词离析结构“A一个B”中“一个”的属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6 王海峰;A什么B"结构式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J];语文研究;2002年03期
8 王海峰;姚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03期
9 王楠;;第5版《现汉》同音同形的多字词目的分合处理[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杜薇;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柳景珠(Lew KyungJu);现代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在韩国语的对应表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黎黎;现代汉语离合字组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4 兰海洋;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晓东;中亚留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兰杰;HSK《大纲》里的离合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何婷婷;现代汉语中的“N_状+V”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萍;从统计学的角度看留学生对于动宾式离合词的习得[D];四川大学;2007年
9 陈靖石;离合词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丽捚;初级汉语离合词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离合词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