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6 03:00

  本文关键词: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色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郭德纲相声语言为研究对象,借鉴中国传统修辞理论和西方语用学理论,采用语料描写与分析、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70余段、37万余字的郭德纲相声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修辞和语用角度揭示了其“包袱”产生、致笑的内在机制,提出了语言“包袱”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总结出郭德纲相声语言的独特之处。全文共五部分: 第一章,绪论。概述文本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在研究现状中,对我国传统相声语言研究和利用西方语用理论研究相声语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 第二章,修辞特色。以夸张、比喻、仿拟、别解和双关为例,从传统相声语言研究理论——修辞角度,对郭德纲相声语言的修辞特色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修辞角度揭示其“包袱”内在的形成机制。 第三章,语用特色。运用西方语用学相关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分析郭德纲相声语言在语用方面的超常运用,从语用角度揭示其“包袱”内在的形成机制。 第四章,包袱特色。在第二、三章基础上,列举郭德纲相声语言“包袱”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同话异境、断句变义、似褒实贬、自吹自擂、即兴包袱、拆洗翻新、模仿与典型等。 第五部分结语。指出郭德纲相声语言利用多种语言手段组织“包袱”,并善于利用“包袱”打造“品牌形象”,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郭德纲 相声语言 修辞 语用 包袱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7.3;H1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选题依据8-9
  • 1.2 研究现状9-13
  • 1.3 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修辞特色15-40
  • 2.1 夸张15-22
  • 2.2 比喻22-25
  • 2.3 仿拟25-30
  • 2.4 别解30-35
  • 2.5 双关35-40
  • 第三章 语用特色40-59
  • 3.1 对合作原则的超常运用40-49
  • 3.2 对礼貌策略的活用49-59
  • 第四章 包袱特色59-73
  • 4.1 同话异境59-62
  • 4.2 断句变义62-64
  • 4.3 似褒实贬64-66
  • 4.4 自吹自擂66-69
  • 4.5 即兴包袱69-71
  • 4.6 拆洗翻新71-72
  • 4.7 模仿与典型72-73
  • 结语73-75
  • 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8-7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曦;;汉语修辞的幽默简析——以《武林外传》部分台词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2年13期

2 常鸣;;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浅析郭德纲相声语言中的幽默[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莉;冯巩相声的语言艺术特色[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康;探究郭德纲相声中重复引发的幽默效果[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色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47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