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汉语教材内容评估及编排探讨
本文关键词:商务汉语教材内容评估及编排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国内外商务汉语教材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然而通过对商务汉语教材进行研究述评,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商务汉语教材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教学理念。专门用途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国外的专门用途语言学,尤其是ESP理论实践以及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研究相对成熟得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探索出适合专门用途汉语(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是“商务汉语”)的理论原则与教学理念。本文通过ESP理论指导,设计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五部教材商务主题的选择是否能够真实反应商务汉语沟通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在目标情景工作环境中的需要,从课文的内容框架、商务专业知识的编排、文化项目等方面考察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劣。以CBI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编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商务主题的选择是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商务主题的选取失当,整个课程设置就会出现偏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无法很好的满足工作当中的需求,而不能满足需求则是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大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五部教材在商务主题的选择方面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实际商务工作中对汉语需求量最大的管理类交际活动在教材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教材选取的交易类商务活动项目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交际项目对汉语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另一部分交际项目对汉语则不存在需求。另外,五部教材文化项目的选编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交际文化内容隐含在课文当中,大部分教材没有对其进行强调和阐释,给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带来不便;第二,文化教学形式单一。再次,五部教材在商务专业知识的编排各有优劣,本文分别对每部教材编排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阐释。 最后,本文介绍了ESP领域的一种优秀教学理念——内容教学法,并且探讨了这种教学法为商务汉语教材编写带来的一点启示。
【关键词】:商务汉语 ESP CBI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95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 研究现状11-18
- 1.4 研究对象18-20
- 1.5 研究方法20-21
- 第二章 研究过程21-45
- 2.1 内容框架21-22
- 2.2 商务主题研究22-37
- 2.3 商务教学内容的编排研究37-39
- 2.4 课文的文化项目研究39-45
- 第三章 CBI教学理念对商务汉语教材内容选编的启发45-48
- 3.1 CBI对教材内容的要求45-46
- 3.2 CBI“主题式”教学模式对商务汉语教材的启发46-47
- 3.3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一 John Munby(1978)的目标情景需求分析问卷结构51-53
- 附录二 Hutchinson和Waters的目标情景调查问卷53-54
- 附录三 本文使用的目标情景调查问卷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华;;国内ESP研究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瞿云华;大学专业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张林华;浅析ESP教学与EGP教学的不同——商务英语函电测试的启示[J];南昌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4 邹美兰;现代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内涵[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外语;2006年05期
6 戴明忠;涂孝春;;ESP及大学英语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段靖;;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6期
8 张成栋;;ESP与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姜向东;;ESP教学中有关课程设计模式思考[J];大家;2010年04期
10 胡晓萌;;浅谈大学高年级ESP课程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崇月;;ESP系统工作原理及检修[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杜奇石;;Empirical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static Potential(EM-ESP) of Biomolecules[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崇月;;ESP系统工作原理及检修[A];“绿色制造 质量管理”——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邢欣;;商务汉语案例阅读教材编写探讨[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开森;孙思兰;王健;廖晚珍;;产esp和hyl基因肠球菌与尿路局部免疫关系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唐丽萍;;论高职英语教学的EGP与ESP的融合教学——以法律英语教学实证研究为例[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伟;郝晓弘;林洁;;电力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定位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杜欣;;谈商务汉语口语培训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运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会义;于良耀;宋健;;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液压执行器[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智勇;阮太元;李烨;;模糊控制在静电除尘领域中的应用[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姜国权;商务汉语教材的出版现状与对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韩红 朱海棠;为商务汉语教学尽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王湘宁 王澜翔;中华文化香远益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记者 陈栋;苏州造ESP接受考验[N];苏州日报;2008年
5 J.Siegl,,A.Jungbauer,G.Arvedi,F.Mazzolari;世界首套ESP生产线运行情况[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6 晓光;欧洲六成新车装配ESP[N];国际商报;2010年
7 艾蝶;外研社联手新加坡名创推商务汉语备考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瑞尊ESP系列产品全新发布[N];科技日报;2000年
9 王东;新考试带来新一轮商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湖北经济学院 王瑾;基于合作学习的ESP课程设计[N];中国旅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王鹏;燃煤电厂可吸入颗粒物排放及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郭健;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与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司马志;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杜玲;钝顶螺旋藻两个生态种多糖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延安;大功率高频高压ESP电源及其监控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庆;基于激光测量技术的煤尘污染静电治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10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ESP理论对商务汉语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敏;ESP理论用于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实用性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孙静;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商务汉语教材主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鑫;《初级实用商务汉语》与《经贸初级汉语口语》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欢;《经理人汉语》与《商务汉语综合教程》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芦薇;商务汉语教材内容评估及编排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丹华;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林;基于实时平台的ESP系统性能客观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9 洪迎;商务汉语教学应以文化因素为先导[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崔妙莹;基于商务汉语改革的商务汉语需求调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商务汉语教材内容评估及编排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7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