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3:06
本文关键词: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是在借鉴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资料,综合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近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等客观因素,把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状况的发展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并据此分析各种因素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互动作用,考察控制或影响这些互动的机制,从而得出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即:民族杂居并相互需要、语言观念、双语教育、民族通婚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的互动,推动着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的发展。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对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的研究的重大意义,并概述了目前学术界就此问题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是对近代以前以及近代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状况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第三章是关于清代维汉双语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从人口的分布与接触、语文政策、双语教育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的形成。 第四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维汉双语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口的分布和语言的接触、语文政策及其措施、双语教育等方面探讨了维汉双语的形成。
【关键词】:维汉语言 接触 双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215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7-12
- 一、研究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的意义8-9
- 二、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的研究现状9-10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0-12
- 第二章 概述12-15
- 第三章 清代维汉双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5-37
- 第一节 民族分布的格局是维汉语言接触的前提15-18
- 第二节 清代新疆的语文政策与措施18-20
- 第三节 新疆的双语教育20-26
- 第四节 维汉语言的接触及其双语的形成26-37
- 一、汉语借词26-28
- 二、维吾尔语借词28-31
- 三、维汉双语的形成31-37
- 1、维、汉、回等多民族相互依存的关系32
- 2、语言观念的影响32-34
- 3、统治阶级提倡双语教育34-35
- 4、部分汉回移民与维吾尔族的通婚35
- 5、清朝政府的政策导向35-37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维汉双语继续发展37-49
- 第一节 维汉语言的接触37-38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语文政策和措施38-43
- 1、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的语文政策及措施39-41
- 2、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语文政策及措施41-43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新疆的双语教育43-47
- 1、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的维汉双语教育44-45
- 2、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维汉双语教育45-47
- 第四节 维汉双语的发展47-49
- 附录49-54
- 参考文献49-54
- 一、著作49-53
- 二、论文53-5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丽莉;王海蓉;;多民族语言态度分析——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视角[J];求索;2010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刘虹;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研究(1884-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马信;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8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