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汉语法对比研究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22:08

  本文关键词:韩、汉语法对比研究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日渐增多,学习汉语的韩国人和学习韩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韩语与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韩语和汉语是两种可比性很强的语言,它们虽分别属于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值得对比。近10年来,韩、汉语言对比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特别是在语法方面的对比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从对比语言学角度,对于近10年来韩、汉语言语法对比研究的现状与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并在客观总结的基础上适当地给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到2011年为止,与韩、汉语法对比有关的文章共有370篇,但是没有人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其进行评述就更是无从谈起。本文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手搜集、整理与韩、汉语法对比有关的论文,从词法、词类、句法三大方面全面地对韩、汉语法对比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希望未来的韩、汉语法对比研究能够弥补以往研究成果的一些不足。 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韩、汉语语法的概述;第二章为韩、汉语法对比研究现状;第三章从语素和构词法角度对韩、汉词法对比进行综述;第四章是韩、汉实词对比研究综述,分别从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角度进行综述;第五章为韩、汉虚词对比研究综述,主要是对介词、连词、助词对比的研究进行综述;第六章是韩、汉特殊词对比研究综述,主要是对象声词、叹词和敬语进行综述。第七章为韩、汉句法对比研究综述,分为句子成分、句型(句式)、句类三部分:句子成分对比研究,主要从主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范畴等角度进行综述;句型、句式对比研究,主要涵盖了把字句、被动句、使动句、比较句、否定句、存在句、主谓语句和复句;句类对比研究,主要包括对疑问句、祈使句和话题的对比研究综述。
【关键词】:韩汉语言 对比研究 语法 综述 回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H5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绪论9-12
  • 1. 研究对象9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
  • 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9-11
  • 4. 本文结构11-12
  • 第一章 韩、汉语语法概述12-20
  • 1.1 语素概述12-13
  • 1.2 词法概述13-14
  • 1.2.1 汉语的构词类型13-14
  • 1.2.2 韩语的构词类型14
  • 1.3 词类概述14-18
  • 1.3.1 汉语词类14-16
  • 1.3.2 韩语词类16-18
  • 1.4 句法概述18-20
  • 第二章 韩、汉语法对比研究现状20-30
  • 2.1 相关研究及统计结果20-23
  • 2.2 韩、汉语法对比研究简史23-30
  • 第三章 韩、汉词法对比研究30-34
  • 3.0 概述30
  • 3.1 语素对比研究30-31
  • 3.2 构词法对比研究31-33
  • 3.3 小结33-34
  • 第四章 韩、汉词类对比研究之一:实词对比研究34-52
  • 4.0 概述34
  • 4.1 名词对比研究34-35
  • 4.2 代词对比研究35-37
  • 4.2.1 人称代词对比研究35-36
  • 4.2.2 指示代词对比研究36-37
  • 4.2.3 疑问代词对比研究37
  • 4.3 数词对比研究37-38
  • 4.4 量词对比研究38-40
  • 4.5 动词对比研究40-43
  • 4.5.1 个案对比研究40-41
  • 4.5.2 分类对比研究41-42
  • 4.5.3 助动词对比研究42-43
  • 4.6 形容词对比研究43-46
  • 4.6.1 综合性对比研究43
  • 4.6.2 个案对比研究43-44
  • 4.6.3 分类对比研究44-45
  • 4.6.4 重叠式对比研究45
  • 4.6.5 区别词对比研究45-46
  • 4.7 副词对比研究46-50
  • 4.7.1 综合性对比研究46
  • 4.7.2 时间副词对比研究46-48
  • 4.7.3 程度副词对比研究48-49
  • 4.7.4 频率副词对比研究49
  • 4.7.5 语气副词对比研究49
  • 4.7.6 否定词对比研究49-50
  • 4.7.7 重叠式对比研究50
  • 4.8 小结50-52
  • 第五章 韩、汉词类对比研究之二:虚词对比研究52-56
  • 5.0 概述52
  • 5.1 介词对比研究52-53
  • 5.2 连词对比研究53-55
  • 5.3 助词对比研究55
  • 5.4 小结55-56
  • 第六章 韩、汉词类对比研究之三:特殊词对比研究56-59
  • 6.0 概述56
  • 6.1 象声词对比研究56-57
  • 6.2 叹词对比研究57-58
  • 6.3 敬语对比研究58
  • 6.4 小结58-59
  • 第七章 韩、汉句法对比研究59-74
  • 7.0 概述59
  • 7.1 韩、汉句子成分对比研究59-66
  • 7.1.1 主语对比研究59-60
  • 7.1.2 宾语对比研究60
  • 7.1.3 定语对比研究60
  • 7.1.4 状语对比研究60-61
  • 7.1.5 补语对比研究61-62
  • 7.1.6 其他句法范畴对比研究62-66
  • 7.2 韩、汉句型、句式对比研究66-71
  • 7.2.1 把字句对比研究66
  • 7.2.2 被动句对比研究66-68
  • 7.2.3 使动句对比研究68
  • 7.2.4 比较句对比研究68-69
  • 7.2.5 否定句对比研究69-70
  • 7.2.6 存在句对比研究70
  • 7.2.7 主谓语句对比研究70
  • 附:复句对比研究70-71
  • 7.3 韩、汉句类对比研究71-73
  • 7.3.1 疑问句对比研究71-72
  • 7.3.2 祈使句对比研究72
  • 附:话题对比研究72-73
  • 7.4 小结73-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7
  • 致谢87-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8-89
  • 附件89-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清子;;汉韩语拟声词意义特征对比[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金文植;;韩汉必要条件句句法对比[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靳葆强;;韩汉量词句法语义功能对比[J];大学时代;2006年09期

4 具珉正;;汉语、韩语中数词“一”的非数量用法比较[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S1期

5 权裕璃;汉语与韩语的复数表示法比较[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6 柳英绿;韩汉语被动句对比——韩国留学生“被”动句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0年06期

7 朴爱阳;汉韩双语素复合词的差异[J];汉语学习;2000年06期

8 金琮镐;韩·中比较程度副词与[+关系]述语共现对比——以“更”和为中心[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9 柳英绿;韩汉语比较句对比[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10 柳英绿;韩汉语正反问句对比[J];汉语学习;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朴顺姬;现代韩国语被动表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白莲花;韩汉语语序类型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悦;中韩目的复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一;韩汉使动句对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河斗振;汉韩运动动词事件框架表达的对比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4 尹素贤;汉韩否定范畴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权宁美;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素贤;汉韩程度副词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基贤;汉韩敬语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岳欣;韩·中差比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9 郑爱花;汉韩表“依据”成分对比[D];延边大学;2011年

10 朴恩珍;韩·中温度感觉形容词的对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韩、汉语法对比研究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440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