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7-07-13 13:17

  本文关键词: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壮汉双语教育 价值取向 实现路经


【摘要】: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希望"壮汉双语教育应该是什么"的主观价值目标和判断。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是:1.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融合;2.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3.促进个体和谐发展,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互补性和时代性。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培训多元文化教师,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育 价值取向 实现路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文化多样性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研究”(BMA080053)
【分类号】:H2;H102
【正文快照】: 一、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误区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406这一概念包含了价值的三个要素:主体(人们)、客体(外界物)、关系(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主体对客体的要求和期望)。价值取向体现了价值主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海路;巴战龙;李红婷;;珍视乡土知识 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滕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梁庭望;;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J];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04期

4 王卫东,石中英;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4期

5 裴娣娜;;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海;;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周德海;;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看剥削概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李震;;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性根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郭校文;吴玲;;从历史变迁与思想分野看儿童读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7 杨金运;;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8 冉净斐;;物流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9 周家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动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方芳;;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的公正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金凤;;岑毓英“汉裔情结”探因[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韦世方;;从水书结构看汉字对水族文字之影响[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3 俞吾金;;“自然历史过程”与主体性的界限[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宋欧;;高职英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玉琛;李建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例[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7 黄昀博;;论科学民主制——民主集中制演变轨迹及其历史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谢圣远;;西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甄武;;论毛泽东“保护生产力”命题的时代蕴意[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10 刘建武;;论社会主义民族化的理论依据[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凌;江泽民武警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永庆;美国宪政史上黑人民权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慧丽;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多维阐释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海路;巴战龙;李红婷;;珍视乡土知识 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覃晓航;壮文教育史略[J];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5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6 海路;滕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海路;;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语言规划及其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莉;;论高校写作教育的价值取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敬科;;中美邀请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3 缑新华;;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王承柱;姜焕伟;;语文学科性质的哲学基础探讨[J];语文学刊;2006年13期

5 潘锋;;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徐强;;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王燕;;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实施原因变项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吴树勤;杨学坤;;古君子辩论中的价值取向给我们的启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9 吴敏;;从方言詈语看宿松人的传统价值观[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红婴;;当代语言立法价值取向探旨[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睿;;Extending the Use of Schwartz's Value Theory in Values Studies in China[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林文才;;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刘家荣;;语言的社会符号性[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周小勤;;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彭丽君;;民族语言意识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李娅玲;;英汉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赵军;语言时尚体现生活追求[N];长春日报;2006年

2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教授 周国炎;“一种语言的消失等于一种文化最核心部分的消失”[N];贵州民族报;2008年

3 罗菲;双语教学走进东北财大[N];财会信报;2009年

4 上海市语文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张日培;汉字的历史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婷;孝文化词语与汉民族文化特征[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阳兰梅;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汉英同语会话含义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鲁志荣;征婚启事语言特色、价值取向及社会心理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舟;地域文化镜像的语言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贾启鸿;跨文化交际失误与外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叶君;礼仪方面的社交语用失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乔红伟;中日语言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王骥;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9 魏慧哲;中英死亡委婉语跨文化对比[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原静;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7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37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