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乌托邦的符号翻译
发布时间:2017-07-14 17:08
本文关键词:文学乌托邦的符号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乌托邦 符号翻译 《桃花源记》 《消失的地平线》
【摘要】:以乌托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可以有多重研究视角。本文尝试从语际与符际翻译层面探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绘画与英文翻译、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的中文翻译,以及两部著作的影像,以此剖析"桃花源"与"香格里拉"的多模态的叙事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渠道。需要指出的是,乌托邦的精神世界呈现为物质化的影像并生成新的文化空间时,其符号原型容易遭到解构乃至消失,因而当下对文学乌托邦的多媒质接受提出了更高的鉴赏智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乌托邦 符号翻译 《桃花源记》 《消失的地平线》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研究(英文版)(1951-2001)”(13CZW08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翻译家的价值取向研究”(11YJC740037) 江苏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杨宪益英译中国文学研究”(11WWC01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文化与全球化”(批准号[2010]2号)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164320H1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文学乌托邦通过想象勾勒意象,通过符号编织世界,通过时空融通虚实。对文学乌托邦的解读,其实质是对层层编码进行解码与翻译的过程。翻译是实现信息交流、知识传递、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手段。雅各布森[1]认为,对符号的翻译可以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
本文编号:54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4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