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属性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7:19

  本文关键词:属性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属性词 词库 收录 比较


【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对属性词的研究就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属性词内部成员很活跃,容易发生功能游移,且不断有新的属性词出现,也有旧的属性词在词性上发生变化,大家对属性词的认识和收录一直未能统一。因此,我选择属性词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属性词为蓝本,比较其他各个版本收录的属性词,分析他们的共性和差异,进一步完善对属性词的收录,尽量排除误收和漏收的情况,希望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属性词词库。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说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目前所收录的属性词,在使用上有诸多不便,原因有三:一是大家对属性词的认识不够透彻,对属性词的定义、语法特征等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二是因为人们对新出现的属性词掌握不及时;三是对于一些属性词在词性上的变化,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其次,从属性词的词类地位、名称的由来、属性词的划分标准、兼类问题及其功能游移这五个方面介绍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属性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设计。 第二章和第三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为了明确属性词的语法功能和特征,本文从语法的角度将属性词与形容词、名词和动词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出了属性词的语法功能和特征,这为后面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四章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即属性词的收录研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原则,分别考察了其他6个版本的属性词,通过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属性词。对于某些无法直接进行判断的词,我们将其代入北大语料库,检索其使用率,根据我们在前文中通过研究所得出的属性词的定义和语法特点,查看其收录是否恰当;对于一些学者认为已经改变了词性的属性词,可以从词的兼类和功能游移等方面进行分析,查看该词是否应该从属性词这个词类中删除。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通过穷尽性的检索,我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565个属性词和第六版的675个属性词进行对比:《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属性词77个,在原有词条的基础上增加属性词义项19条,将原来的词性修正为属性词词性的义项有8条。接着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属性词与吕叔湘、饶长溶、齐沪扬、俞士汶、王启龙、赵燕华等前辈所列的属性词进行对比,,统计出了460个在收录时有出入的属性词。再将这460个属性词一一带入北大语料库,检看前200条语料中符合要求的属性词的数量,计算其使用频率,以确定该词是否应该收录。最后,确定了“男式、水生、女式、半脱产”等26个增补对象。
【关键词】:属性词 词库 收录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3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12-22
  • 1.2.1 词类地位12-14
  • 1.2.2 名称的确定14-16
  • 1.2.3 划分范围和分类标准16-18
  • 1.2.4 属性词的兼类问题18-19
  • 1.2.5 属性词的功能游移及原因19-21
  • 1.2.6 小结21-22
  • 1.3 研究构思和总体设计22-23
  • 1.3.1 研究内容22
  • 1.3.2 研究方法22
  • 1.3.3 语料说明22-23
  • 2. 属性词与其他词类的比较23-30
  • 2.1 属性词与形容词的比较23-27
  • 2.1.1 属性词与形容词的相同点23-25
  • 2.1.2 属性词与形容词的不同点25-27
  • 2.2 属性词与名词的比较27-28
  • 2.2.1 属性词与名词的相同点27-28
  • 2.2.2 属性词与名词的不同点28
  • 2.3 属性词与动词的比较28-30
  • 2.3.1 属性词与动词的相同点28
  • 2.3.2 属性词与动词的不同点28-30
  • 3. 属性词的语法功能和特征30-32
  • 4. 属性词的收录研究32-69
  • 4.1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第五版属性词收录比较32-48
  • 4.1.1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的原则32
  • 4.1.2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属性词的收录情况分析32-33
  • 4.1.3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与其他属性词表的比较33-48
  • 4.2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漏收、误收属性词情况分析48-63
  • 4.3 应增补的属性词63-68
  • 4.4 余论68-69
  • 5. 结语69-71
  • 附录 171-73
  • 附录 273-74
  • 附录 374-75
  • 附录 475-76
  • 附录 576-77
  • 附录 677-79
  • 附录 779-81
  • 参考文献81-84
  • 致谢84-86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敬体;;全面反映汉语词汇发展的新面貌——谈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问题[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2 应利;叶秋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几个属性词标注存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缪小放;说属性词兼说与其他词类的区别[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苏新春;;关于《现代汉语词典》词汇计量研究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5 叶秋生;;“高层”当为名词而非属性词[J];语文学刊;2006年08期

6 陆俭明;;关于词的兼类问题[J];中国语文;1994年01期

7 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年01期

8 曹保平;;关于属性词[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541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41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