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0:00

  本文关键词: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北 非北京官话方言 结构助词


【摘要】:本论文将河北省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8个方言点详细的田野调查,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了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的结构助词,并对其类型以及语流音变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本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进行概括性的描写分析;第二章按目前学术界对河北方言的分片,对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的结构助词使用情况进行描写;第三章主要分析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当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音变现象。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从语音形式上多为[1]类和[t]类声母的结构助词,部分方言点存在[n]类声母的结构助词。其中,[1]类型的结构助词有[1i]、[1ei]、[1ai]、[1(?)]等几种小类,[t]类型结构助词有[ti]、[t(?)]、[tA]、[tiε]、[tai]、[tei]等。同时这些结构助词由于语流音变会形成一些变体,如海兴县方言点结构助词为[ti],当其作转指标记且位于疑问句句尾时,与其后的语气词“啊”合并,变为[tA]。 二、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区结构助词的具体使用情况为:秦唐片使用的结构助词从读音上表现为[tA]、[ti]、[tiε]、[tai]、[t(?)]等几类;保霸片使用的结构助词从读音上表现为[1i]、[ti]、[t(?)]、[ti]、[tA]、[niε]等不同小类;沧州片结构助词主要使用[t(?)]、[ti]两类;石衡片的结构助词则有[1i]、[1(?)]、[1ei]、[1ai]、[ti]、[t(?)]、[n(?)]等几种不同形式;张宣片方言点的结构助词大致有[t(?)]、[tA]两类;鹿元片方言点结构结构助词多为[1ei]和[1i];邢邯片方言点以及魏县、大名等地结构助词多为[1]类,一般为[1ei]。 三、语流中的结构助词易发生音变。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结构助词的语流音变概括起来主要有韵母元音央化和声母脱落、同化以及音节合并。其中韵母元音央化是语音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声母脱落是由语音进一步弱化造成;同化主要发生在两个音节之问,典型的同化主要是结构助词发音受邻近音节的儿化影响,自身也变得儿化。
【关键词】:河北 非北京官话方言 结构助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言9-17
  • 1.1 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方言结构助词研究意义9-10
  • 1.2 汉语方言助词研究现状10-12
  • 1.2.1 汉语方言助词研究10
  • 1.2.2 河北周边地区方言助词研究10-12
  • 1.2.3 河北方言结构助词研究现状12
  • 1.3 研究思路与材料来源12-13
  • 1.4 河北方言结构助词研究范围13
  • 1.5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13
  • 1.6 本文的调查过程及发音合作人情况13-17
  • 2 河北境内非北京官话结构助词概貌17-21
  • 2.1 [l]声母类型的结构助词17-18
  • 2.2 [t]声母类型的结构助词18-19
  • 2.3 其他类型结构助词和类似于结构助词的成分19-20
  • 2.4 小结20-21
  • 3 各方言区结构助词的使用分布情况21-49
  • 3.1 秦唐片21-24
  • 3.2 保霸片24-30
  • 3.3 沧州片30-31
  • 3.4 石衡片31-40
  • 3.5 张宣片40-43
  • 3.6 鹿元片43-44
  • 3.7 邢邯片以及中原官话区的魏县、大名两方言点44-48
  • 3.8 小结48-49
  • 4 河北非北京官话方言结构助词几种常见的语流音变49-53
  • 4.1 元音央化与声母脱落49-50
  • 4.2 同化音变50-51
  • 4.3 合音音变51-52
  • 4.4 小结52-53
  • 结束语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9
  • 后记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昌;;河北沧州话的语流音变[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刘家忠;;潍坊方言中的助词“来”[J];昌潍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3 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J];方言;1980年03期

4 朱德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J];方言;1993年02期

5 张树铮;山东省寿光方言的助词[J];方言;1995年01期

6 孟庆海;;山西方言里的“的”字[J];方言;1996年02期

7 徐慧;;益阳方言的结构助词“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吕朋林;音变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晓红;南阳方言中的助词“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6年02期



本文编号:627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7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