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有关龙的词语及其维吾尔语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4:14

  本文关键词:汉语有关龙的词语及其维吾尔语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词语 维吾尔语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亮点。几千年以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一直以来被看做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在汉语里,包含“龙”字的各类词语比较多,而且这些词语大多是属于褒义词,多为象征权威,社会地位,吉祥,高贵等。因此,自古到今大多数中华民族一直崇拜龙,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主角。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汉语里面的的包含“龙”字的各类词语体现龙文化在语言领域的特殊地位。虽然维吾尔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由于维吾尔族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与其他中华民族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传统维吾尔族文化中,龙这个神奇,虚构的传奇动物也是存在的,,但是,在维吾尔传统文化中的龙和其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龙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为了加强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传播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加深维吾尔语读者对于传统中国龙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本文试图探讨在汉维翻译实践中怎样合理表达中国传统龙文化,分析各种翻译策略,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由于维吾尔族和其他以汉族为主题的中华民族相比,在文化,宗教,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存在区别,同样形象的传奇动物龙,在两种文化中所表征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在翻译有关龙的词语时要面临一个文化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表达方式,特定的文化只能在特定的语言上准确的表达,因而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对于龙这个传奇动物的理解是来自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民族所赋予的文化内涵。 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内容是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陈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第二部分是龙文化概述。主要是探讨龙的崇拜,龙文化的起源,龙文化的内涵,龙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以至于为维汉两民族对龙文化的理解进行对比。第三部分是汉语中有关龙字的词语的翻译。主要是通过分类法对于各类有关龙字的汉语词语以及短语,句子进行翻译。如:与帝王有关的词语的翻译,事物名称的翻译,熟语的翻译等。第四部分是汉语有关龙的词语翻译策略分析。主要是分析几种翻译策略,为有关龙字的词语的翻译提出一些建议。第五部分是附录。主要是列出本文出现的有关龙的词语及其维译的对照。 最后我们从翻译过程,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及翻译汉语“龙”文化的可溶性规范等角度指出了目前汉译维的缺陷并提出了合理的翻译方法。现在为中国龙“正名”和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维语语翻译探索一条道路。 总之,本人从不同角度出发,指出了现有几种翻译策略的不足以及提出一些完善意见,为了正确翻译有关龙的词语探索自己的一条路。由于,有关龙的汉维翻译的研究结果并不多,参考资料缺乏,加上本人能力有限等客观原因,本文的完成让我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本选题有待进一步的内容今后继续努力探索。
【关键词】: 词语 维吾尔语翻译 翻译技巧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15
【目录】:
  • 摘要3-5
  • 维语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5
  • 一、选题目的11
  • 二、选题意义11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1-12
  • 四、国外研究综述12
  • 五、本人对综述的评价12-13
  • 六、研究内容13
  • 七、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13-14
  • 八、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4
  • 九、特色与创新之处14-15
  • 第二章 “龙”与龙文化概述15-22
  • 一、从“龙”的翻译说起15-16
  • 二、“龙”与龙的崇拜16-17
  • 三、龙文化的起源17-18
  • 四、龙文化的发展18-20
  • 五、龙文化的含义20-22
  • 第三章 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及其翻译22-38
  • 一、有关龙的词语及其翻译22-27
  • (一) 汉语中与帝有关的“龙”字及其翻译22-25
  • (二) 带“龙”字的事物名称及其翻译25-27
  • 二、有关龙的熟语及其翻译27-38
  • (一) 有关龙的成语及其翻译27-32
  • (二) 龙的俗语和谚语及其翻32-34
  • (三) 有关龙的歇后语及其翻译34-35
  • (四) 把“龙”作为喻体的词语及其翻译35-37
  • (五) 对以上词语及其特点的分析37-38
  • 第四章 汉语有关龙的词语翻译策略分析38-45
  • 一、有关龙的词语翻译方法38-42
  • (一) 直译法38-40
  • (二) 意译法40-41
  • (三) 等值互借法41-42
  • 二、有关龙的词语翻译方法的不足及完善42-45
  • 结语45-46
  • 注释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 在本文出现的有关龙的词语及其维译对照49-61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芳;李梦凡;;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2 周璇璇;;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纪欣;龙文化系列之三──龙与古代帝王[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王瑞虹;;论翻译中维汉熟语形象的灵活处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彭凤;;汉维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卡依沙尔·艾合买提;;汉维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比较及其翻译[J];民族翻译;2009年01期

7 王莉娜;;析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J];外语研究;2008年06期

8 赵明;;汉语成语中的“龙”文化[J];华夏文化;2012年01期

9 刘志琴;;包容是中华民族认同的主流——从龙邮票说起[J];华夏文化;2012年02期

10 周苇风;;叶公好龙的文化心理分析[J];华夏文化论坛;2009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麻三山;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罗易扉;写文化之后意义关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5 谢新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8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8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