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契约和违反
本文关键词:论语言、契约和违反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 社会契约 社会习俗 修辞学 言语活动 违反 未完成性 修辞方式 德勒兹 生成性
【摘要】:正马索克的语言是非常纯净的德语,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免于受到一种震动的影响。这个震动并非一定要在人物层面完成……一种语言的,而不是精神上的震动。于是,让语言本身在风格的最深处结结巴巴地讲述,这是渗透在伟大作品中的创造性方法。仿佛语言变成了动物。……为了创造一种风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关键词】: 语言 社会契约 社会习俗 修辞学 言语活动 违反 未完成性 修辞方式 德勒兹 生成性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马索克的语言是非常纯净的德语,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免于受到一种震动的影响。这个震动并非一定要在人物层面完成……一种语言的,而不是精神上的震动。于是,让语言本身在风格的最深处结结巴巴地讲述,这是渗透在伟大作品中的创造性方法。仿佛语言变成了动物。……为了创造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贵;索绪尔的言语活动论——一个被忽略的命题[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3期
2 于逢春;论汉语修辞的文化价值取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王霞;;从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4 蔺晓燕;语言本位的修辞学体系述评[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韩少功;;语言的长征[J];新闻天地;2001年01期
6 赵明学;中国与西方语言哲学观刍议[J];外语学刊;1996年03期
7 孙雍长;训诂与语言的社会性[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向德珍;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及其思路[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郑远汉;修辞学的定位和分类问题[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陈功焕 ,刘平;试论语言的心理价值[J];汉字文化;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良林;;语言中的不明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夏中华;;语言潜显理论价值初探[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孟华;;语言的传道士[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黄俊杰;;试论广义写作[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郭龙生;;语言潜、显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刘家荣;;语言的社会符号性[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关定华;张家录;;语言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韩红;;“语言国情学”、“跨文化交际学”、“文化语言学”之比较考察[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段红梅;;语言、世界、人的信息本性[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润健;是语言糟粕还是汉语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民族所 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的语言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黄行 赵明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在型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薛涌;汉语的开放[N];南方周末;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景义;别让我们的母语再尴尬[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刘慧;中国几十种语言濒危[N];北京科技报;2004年
7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杨光;人类文明的目标与状态:语言文化的平等与多样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顾礼俭;有赞同 有不赞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潘玉英;我省部署“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王战华;汉语要当“语言领袖”[N];中国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鲍志坤;情感的英汉语言表达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5 李义海;西周金文修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张玉芳;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秀娟;修辞中的偏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庆伟;论人性完善的语言维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丽君;民族语言意识与跨文化交际[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尚喜梅;论语言和语境的实现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晓梅;经济实力与外语教学市场的语种竞争[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秦海丹;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张娟娟;论中英文化差异对汉英语言形式及语词含义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薇薇;语言与跨文化交际[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沛富;预制语言与语言教学[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28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