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语言中量的整合

发布时间:2017-08-21 01:38

  本文关键词:论语言中量的整合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 整合 增量 减量


【摘要】:语言中量的整合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量性元素,可分为实体、算子和组织形式。实体承载量,算子和组织形式负责标示量的运算关系。二是量的整合过程,包括量类的整合与量值的整合。三是量整合的结果,主要是人们对量值大小的判定。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语言 整合 增量 减量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S6)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语言中多个元素项目组合在一起,其量性特征非常复杂,每个元素项目都具有多个层面的量,有的层面的量之间甚至相互矛盾。请看下例:(1)程前虽小有名气,但我希望他不要只红一阵子,要红一辈子。(北京大学CCL语料库)(2)王长寿:目前兵马俑的门票价格是有点儿太高了,很多人因为消费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3 沈家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在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述要[J];修辞学习;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岳方遂;论语气三角和句末点号[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汪锦绣;;《新编现代汉语》疏误辨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张佳易;;概念整合理论在英汉新词意义建构中的解释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孙银新;;黎锦熙的汉语构词法研究及其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杨秋灵;;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谚语阐释与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于琳琳;;爱V不V句式的句法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刘仁三;;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疏误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许昌秀;;试论“同音词”的界定——邵敬敏先生《现代汉语通论》读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英;;现代汉语辞格研究中的用例问题[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航;沈竹莺;;专家陪审的制度效用和正当性分析——以金融审判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斌;;英汉广告语中形容词的使用之比较[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华清泉;曹永茂;周晓娓;王志恺;;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汉语声调识别[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5 陈洁;;语段切分、停延及翻译[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怡妲;;“X什么X”格式的多角度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4 王文兴;服装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6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卢海丹;小学生听觉时长处理机制及其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毅琼;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的解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尹悦;中韩目的复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年01期

2 蒋勇;复合空间理论与关联理论相似的语言哲学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3 苏晓军,张爱玲;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春;语言学分科和多角度研究语言[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2 冯倩;语言学教学应注重听和说[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2期

3 申开敏;《语言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兼述《语言学》的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4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总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5 杨利芳;;语言学中逻辑思想的历史流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何毓玲;集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书——《语言学新探》[J];汉字文化;1990年02期

7 冯志伟;我国机器翻译研究工作的回顾[J];语文建设;1990年05期

8 ;古汉语全国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在太原举行[J];语文建设;1992年10期

9 詹伯慧;;广东省语言学会举行1992—1993学术年会[J];语文建设;1993年07期

10 ;语音(音韵学)[J];全国新书目;199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剑芬;;汉语韵律切分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线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陈东有;;江西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总结讲话(代跋)[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语言理论的新发展——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郭祖仪;;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6 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周洪波;;他深深地迷恋着语言学——读王希杰《这就是汉语》[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李晗蕾;;重读《汉语修辞学》[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李新力;任创业;;语言学的研究需要数理统计知识[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尔钢;;辞典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个世纪后,地球上的语言将会减少一半[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刘茜;《汉语方言地图集》填补语言学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文为周有光孙女周和庆整理、提供;语言学:我业余的爱好[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江涛;北京召开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N];文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陈洁;特等奖“照例”空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浙大;东汉魏晋疑伪佛经的语言学鉴别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张骅;继往开来,,推动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庞兆麟;迎来文字改革的春天[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10 李开 南京大学中文系;说“言”道“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3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5 高海洋;北京话常用词社会分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望妮;中美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语言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孙国俊;语言歧义及其消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的指向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红;翻译研究的新课题[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钱英娇;当代合同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俊勇;写作基本规律再认识[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赖阳;试论语用的基本原则[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艳梅;贾公彦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龚潇;[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满伟;邢f: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莉萍;[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徐萍;翻译中的词汇空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冯欣;品牌命名问题的综合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710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0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