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内涵主义
本文关键词:论新内涵主义
【摘要】:针对传统内涵主义面临的困境与受到的批评,卡茨凭借语言学中分解语义学的资源,并且借助涵义仲裁指称的论题,给出了新内涵主义这样一种研究进路。他试图借助这种方式重新定义涵义概念,以此恢复对于语言研究的内涵主义进路,并重新开启我们谈论必然性与先天性概念的道路。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新内涵主义 涵义与指称 分解语义学 分析性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杰罗德·卡茨(Jerrold J.Katz)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他继承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试图基于柏拉图主义的立场建立一种新的内涵主义理论,这种理论无论对于语言学内部或者语言哲学领域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卡茨所关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勇;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7期
2 曲家丹;;同义与反义现象的分解语义学阐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李丹;;对分解语义学“两头不着边”的再思考——从分解语义学与真实世界、认知世界的关系分析分解语义学的理论价值[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1期
4 余忠;;从综合到分析——以表告诉义的“谓”“语”消失为例[J];理论界;2010年04期
5 宋国枢;从法语句的词序谈到几个表达手段[J];外语教学与研究;1958年01期
6 江嘉禾;;代数语言学(分析性模型)介绍[J];计算机科学;1979年02期
7 ;·大·家·议·[J];汉语学习;1986年05期
8 李硕;;英语词汇和句子的简化[J];许昌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9 赵明鸣;近年来我国现代维吾尔语研究述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刘世沐;是生格?还是所有格?[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尹春梅;;汉英主谓基本特征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大为;汉字识写与拼音学习(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闻文;壮侗语族语言致使表达类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王姝;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动词词义增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黄旭光;场独立、场依存与二语习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曹月新;政治语篇概念隐喻及其意识形态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玲玲;汉字会意字与英语合体词构成理据的分类与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0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