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习得研究
本文关键词: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习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形容词AABB重叠式 三个平面 偏误 教学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考察,总结归纳外国留学生使用此语法形式产生的偏误类型和产生偏误的原因,并结合近几十年来现代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三个平面的研究成果,对外国留学生习得该结构语法项目产生的偏误加以纠正,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形容词AABB重叠式 三个平面 偏误 教学建议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在现代汉语中,形容词AABB重叠式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但是留学生在习得此语法项目时,往往出现一些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错误。例如:*①他今天很高高兴兴。*②我们今天去了天安门,我们高高兴兴。*③在大城市,人们都急急忙忙地生活。*④对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一件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锋;;印尼学生使用“了”的偏误及教学对策——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切入[J];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文奇;;越南学生学习时间副词“正在”、“正”的偏误考察[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郭香萍;;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写作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09年03期
4 周海英;;关于汉语语感教学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吴晓峰;从语言理论到文学理论?——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的思考[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6 董晓英;创新·务实──重读电大教材《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有感[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柴世森;试谈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1994年04期
8 胡裕树 ,范晓;深化“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9 陈昌来!上海市松花江路2500号8—604室,200437;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第一部专著──读《三个平面的语法观》[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10 陈昌来;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第一部专著──读《三个平面的语法观》[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数财;;试以“三个平面”分析主谓谓语句的类型[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2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洁;宋柔;;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标注方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边卫花;曹文;;日本人产生普通话r声母和l声母的音值考察[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晓琪;章欣;;“据……看/说”及其相关格式[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的逆序词现象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立民;;语言的结构和结构的转化——句子生成初论[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庆株;语法理论意识走向自觉[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史金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百年汉语语法成果的全面总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屈哨兵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一树新花,四面观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开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部;语言学方法与方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彬;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鸿雁;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单音形容词习得偏误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李蓉若;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还是”偏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恩正;“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柳俊琳;母语为粤语的普通话学习者学习偏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文成;越南学生汉语“是……的”句式的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莉;民族学生汉语简单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王玮;留学生若干篇章关联词语使用偏误的考察及有关的语义语用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卓娅·安尼瓦尔;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偏误调查分析及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邓秀芬;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0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