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修辞研究回顾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标点修辞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学术界标点修辞的研究成果,然后对标点修辞研究进行了展望,初步探讨了标点符号具有修辞作用的原因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标点符号 修辞作用 回顾 展望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一、标点修辞研究的回顾最早提出标点符号具有修辞作用的是陈望道,他曾在《修辞学发凡》的《辞的音调》中提出了“修辞上的标点”的观点,阐明了“修辞上的标点”具有“调和音节”,“刻画有关人物的语调神情”,“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呈现出修辞的音趣,以引起读者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凝;;浅谈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3期
2 储泽祥;标点符号的象似性表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3 王珂;谭红梅;;恰到好处的标点的运用——浅谈利用标点进行的模糊修辞[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2期
4 梅利娅;;标点符号变异修辞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0年01期
5 袁影;论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实证分析分号、破折号的逻辑与情感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刘德昌;浅谈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J];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7 张琦;;20世纪50年代以来标点符号修辞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10年06期
8 张世才;标点修辞的隐含性[J];山东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9 冯英;标点符号在标题中的修辞效用[J];修辞学习;1998年06期
10 朱永芳;标点符号修辞功能初探[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汉语象似性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孙建强;;再论标点的语用功能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曹石珠;再论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原因[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年03期
4 曹石珠;形貌修辞的评价标准[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刘晓萍;;省略号的象似性——以《暮光之城》中的省略号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曹石珠;避繁趋简的客观体现──再论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原因[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李爽;;标点符号的表达功能面面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8 冯碧瑛;;汉语标点符号的象似性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孔繁侠;;标点符号表意功能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曹石珠;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在诗歌与小说、散文中的不同特征[J];零陵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应学凤;;国内象似性研究动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菁;基于2011版新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廖怀宝;英汉语逗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小玲;从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看空间因素对语法的制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司文会;从广告英语看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琼;标点符号中英对比[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白丽娜;空间因素对汉语语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峥;英文广告无动词小句的应用及其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信益;标点符号与语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2 曹石珠;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基本类型简说[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年01期
3 曹石珠;再论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原因[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年03期
4 曹石珠;鲁迅作品中的图符修辞[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5 韩凝;;浅谈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3期
6 曹石珠;避繁趋简的客观体现──再论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原因[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储泽祥;标点符号的象似性表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8 陈向红;黎昌抱;;网络聊天中表情达意的非规范手段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李亚珍;黄立平;;标点符号特殊用法的艺术张力[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树新;标点符号名称隐喻义论析[J];汉字文化;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凝;;浅谈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3期
2 向莉;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3 林文治,刘家荣;试论文体的本质[J];外语研究;2000年02期
4 许高渝;我国90年代汉外语言对比研究述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6期
5 林利藩;“公演”“过百”及其他[J];咬文嚼字;1997年04期
6 林华勇;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7 郑军;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概述[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8 姚兰;;古代的书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J];新长征(党建版);2009年03期
9 卢旭沈;“虚位”是标点符号吗[J];阅读与写作;2005年10期
10 郭攀;;标点符号的新兴形式[J];修辞学习;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牛保义;;我国英汉语宏观对比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周少英;;领略标点符号的分量[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曾昭,
本文编号:710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