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以地域文化和职业特色为主导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7-08-21 05:35

  本文关键词:以地域文化和职业特色为主导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语文改革 兴趣 地域文化 职业需求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紧扣职业特点和要求,才能够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大学语文改革 兴趣 地域文化 职业需求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据统计,现已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40多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种类繁多,但形式大同小异,教学手段也没有根本性突破。导致的结果便是大学语文课在许多高职院校逐渐边缘化,开课效果普遍较差,甚至慢慢淡出大学课堂。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却越来越低,造成其职业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路;汉语、文学分科历史殖变新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2 华广勤;;作文教学改革摭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3 顾晓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杨庆波;关于大学语文的定位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李美歌;袁青山;;大学语文教材创新重在凸现细节的精彩[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发明;崔建萍;;试谈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与文化观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李定;;国学课程资源有效开发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唐智芳;;文学教育应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9 许长青;;新课改下语文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2期

10 陈曦;;财经类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特色谈[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根林;语文科文学课程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9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乐中保;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维剑;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2 龚莎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口语教学研究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圣起;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唯;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蕾;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学和;接纳与表达[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燕萍;从高考优卷作文蠡探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倾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祖秉;对话型阅读教学设计简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慧;语文教材七—九年级写作系统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安红;“情境作文”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施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如tJ;;地域文化与术语标准化(中)[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年04期

2 严翼相;;中国语言研究与地域文化——兼论韩汉音与上古音[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郑平;彭婷;;湖南汨罗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3期

4 李延梅;汪东锋;;浅析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和文化内涵[J];作家;2009年12期

5 陈丽冰;;宁德方言熟语与地域文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陈洪英;;华文教育与庐山地域文化渗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7 龙升芳;;试论曹娥江民间谚语的民族地域文化[J];作家;2011年12期

8 王丽珍;;谈地理位置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9 喻继红;;民族文化的镜像折射——试论汉语俗语的民族文化特色[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10 钱文华;张玮;;从仙居方言熟语看地域文化积淀[J];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民;;粤语造词的文化心理浅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李如龙;;方言学必须加强应用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4 刘国庆;;浅谈词类的辨认[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卢慧彬;;言为心声 书为心画[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怡菊;;在中学推广吟诵的体会[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周长楫;;略说闽南方言——兼说闽南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张秋娥;;一部别具特色的修辞学教材——评王希杰《修辞学导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姚景良;;试说闽南特有的歇后语[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李忠民;;搭乘《东方快车》世译汉机器自动翻译探索[A];2005年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洁;认清自己的教学对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李淑娟;从兴趣和需求出发是最重要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小曼 见习记者 欧阳毅 沈山;方言之殇[N];财经时报;2005年

4 冯常荣;东北话正刮流行风[N];吉林日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梁葆莉;读书之学与演讲之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林珑;卜小贵:方言是地域文化最本能和真诚的展现[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美国克里夫兰中文学校教师 王红;试谈海外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卫韦华;南腔北调齐登场 方言剧你听得懂吗[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陈华英 文戈 谢成 郭胜;当普通话遭遇方言[N];郴州日报;2005年

10 ;汉语国际推广应从“洋娃娃”抓起[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格根哈斯;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特殊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布其;阿拉善额济纳土语的特殊词语与地域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韩鑫兴;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初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军;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韶晖;浅论幼儿教育专业语文课堂激趣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殷俊;扬州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扬州大学;2009年

6 李建兵;榆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李娟娟;长沙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斯琴夫;巴林土语典故与地域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燕来;北京地名的语言学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10 李琳;从关东文化的角度探讨东北方言的特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1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1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