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初级阶段留学生动补句使用情况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22 16:00
本文关键词: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初级阶段留学生动补句使用情况考察
【摘要】:作为汉语的典型句式之一,动补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句子种类的多样性、语义的复杂性和使用的高频性都使动补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初级阶段留学生的口语语料,从二语习得及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初级阶段留学生动补句使用的大致情况。 本文在梳理本体研究中动补句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对动补句进行了界定和归纳,进而得出了本文所研究的五个动补句小类。通过横向比较法,对比了本族人和外国学生的语料,发现两者在各句式的具体使用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分析得出了初级阶段外国学生动补句各句式的使用情况、正确使用情况以及偏误使用情况,从而最终确定了各个句式的习得顺序:结果补语句可能补语句趋向补语句数量补语句程度补语句。运用习得理论和偏误分析原理,统计分析得出:各偏误类型分布并不均衡,数量差别较大,其中遗漏类偏误数量最多,其次为冗余和错序,误代类偏误数量最少。总结归纳了偏误原因,主要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学生自身及教学、教材的编排对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通过对比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以及相关教材中动补句语法项目的编写,提出了应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教学以及教材和大纲的编写应注重其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的建议。
【关键词】:动补句 偏误分析 习得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6
- 0.1 选题理由7
- 0.2 选题意义7-8
- 0.3 研究内容8
- 0.4 研究方法8-9
- 0.5 语料来源9
- 0.6 动补句研究综述9-16
- 0.6.1 动补句本体研究综述9-13
- 0.6.1.1 动补句的定义9-10
- 0.6.1.2 动补句的分类10-11
- 0.6.1.3 本体研究中各动补句的下位分类11-13
- 0.6.2 动补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13-16
- 第一章 动补句习得情况考察16-24
- 1.1 与本族人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16-18
- 1.2 外国学生动补句习得情况18-24
- 1.2.1 正确用例使用情况18-21
- 1.2.2 偏误用例使用情况21-24
- 第二章 动补句偏误用例分析24-31
- 2.1 遗漏类偏误分析24-26
- 2.1.1 补语成分遗漏25
- 2.1.2 其他成分遗漏25-26
- 2.2 冗余类偏误分析26-28
- 2.2.1 补语成分冗余26-27
- 2.2.2 其他成分冗余27-28
- 2.3 错序类偏误分析28-29
- 2.3.1 补语成分错序28-29
- 2.3.2 宾语成分错序29
- 2.4 误代类偏误分析29-31
- 第三章 对大纲和教材中动补句的考察及教学建议31-37
- 3.1 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语法点设置情况31-34
- 3.1.1 教学大纲的语法点设置情况31-32
- 3.1.2 教材的语法点设置情况32-34
- 3.2 教学启示及建议34-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3
- 后记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娟;;浅议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袁博平;;英语母语者的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研究[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3 张国宪;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习;1988年04期
4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5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6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层级划分与项目排序问题[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7 肖奚强;周文华;;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8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三)[J];汉语学习;1997年06期
9 杨德峰;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芮晓玮;;数量补语句研究述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720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