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略论茶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2 17:03

  本文关键词:略论茶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汉语 词汇


【摘要】:茶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汉语词汇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茶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汉语词汇的发展,某些茶文化现象的消亡导致部分汉语词汇的消亡,茶文化的发展有时会引起汉语词义的变化。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化 汉语 词汇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M521153)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sh1202098)
【分类号】:H13;TS971
【正文快照】: 我国是一个茶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正如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历代古籍中有关茶的记载颇多,如《尔雅·释木下》“xK,苦荼”郭璞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友谊,冀志霞;茶分类方法初探[J];茶叶机械杂志;2001年01期

2 王春华;;茶礼考究[J];茶博览;2011年07期

3 范佳佳;高雷;;人际传播视阈下的儒家茶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世剑;;中国古代诗学批评中的诗“媚”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毅;;《易·兑》之“兑”新诂[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黄凡;;说“屻”和“Q%”[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赵力楠;;“菊”与“蘧麦”的辨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李勇;;名物学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范式[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叶天山;;几种清人小说中之独角兽名考论[J];重庆与世界;2011年19期

7 孙希国;;《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作者徐兢生平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窦秀艳;;《尔雅疏》古今字训例考辩[J];东方论坛;2008年03期

9 韩坤;;中国古文化中大山崇拜心理之探讨[J];东方论坛;2010年02期

10 陈珍珍;;《诗经》“山有Ⅹ,隰有Ⅹ”考[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觐位;;试论蜀地得称“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2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柴国生;唐宋时期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黄爱平;李翱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丁成际;“群居和一”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8 高书文;孔子成德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汪荣;经学刑德观与汉代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海波;《诗经》女性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颖;《诗经》祭祖诗与周代宗庙祭祀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霍静;唐代人鬼相恋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玉寒;康百万庄园装饰艺术中的吉祥图案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吴婷婷;《燕丹子》注释考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静;《孔子家语》代词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雷铭;《仪礼·士昏礼》的文化学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颜娟;秦汉祭天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银红;从“三美”角度看《古诗十九首》中叠字的英译[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培和;1999年国内茶市形势分析[J];中国茶叶;1999年01期

2 童小麟;1998年湖南茶叶产销特点与发展对策[J];茶叶通讯;1999年03期

3 蒋栋元;试论茶的文化功能[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天福;中国茶礼[J];茶叶科学技术;1997年01期

5 方健;唐宋茶礼茶俗述略[J];民俗研究;1998年04期

6 余敏;魏剑超;刘艳;;浅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7 刘吉祥;黄政;晏昭洪;王明;施建军;;浅析茶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功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8 方雯岚;;从精神到形式——儒家茶礼创作[J];农业考古;2008年05期

9 史清文,刘素云,张文素,卫恒巧,蔡明来,顾吉顺;银杏叶的研究开发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年01期

10 黄志浩;;茶与中国传统文化[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茗;中国茶道五境──四之茶具[J];茶叶科学技术;2000年01期

2 石中元;饮茶五字经[J];农业考古;2000年04期

3 小芹;茶器 一种优美的装饰符号[J];北京物价;2002年12期

4 隋元;;从老茶具说开去[J];东方养生;2009年07期

5 史茶;;茶具答问[J];中国茶叶;1980年01期

6 ;澳门中华茶道会举办《茶情茗趣》——茶具与诗书画展览[J];农业考古;2005年02期

7 徐结根;;简述中国茶具发展史[J];茶世界;2011年02期

8 林蔚文,林桂枝;德化窑茶具略论[J];农业考古;1997年02期

9 南芳;;器为茶之父——中国茶具的历史文化变迁[J];茶博览;2006年06期

10 金龙玺;;细节处见优雅——英式下午茶茶具中的浪漫与温馨[J];中国食品;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国江;;家庭茶室中的茶具盆景[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2 斯大品;;家庭茶室“自乐轩”设计[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3 郭丹英;陈钢;;茶換[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流清;;谈盘县山蔬风味之饮食文化[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凯;;盛世尚茶风——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趋势[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6 孙仲彝;;茶歌茶舞和茶农的庭院经济与文化[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7 王乐德;;茶馆的社会文化功能[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8 邬德华;;发挥区内优势 创办都市茶文化节[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9 蔡荣章;;茶艺馆的新时代功能[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10 张鸿奎;;上海宋园茶艺馆的文化定位和经营方略[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长海医院 营养学硕士 耿珊珊 上海茶叶协会副理事长 教授 蔡东联;茶具的选择[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刘国信;精选茶具二三法[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闻雯;茶具造型与泡茶[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4 张帆;从茶具历史说起[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陆尧;茶具常识[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6 闻雯;茶具质地与泡茶[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吴名;独具韵味的茶器饰品[N];中华建筑报;2002年

8 潘向黎;壶嘴的曲直是非[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陈勇光;韩国茶碗装的是什么?[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10 立宪;“茶吧”饰家[N];中国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买提库尔班·买吐迪;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丽娟;禅意境下的现代茶具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杜晨晨;多种材料在现代茶具设计中的情感体验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饶恒;基于系统设计理论的现代茶具系统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4 刘双;明代茶艺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宝;论潮州工夫茶茶具的设计艺术[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7 商亚敏;“美”与“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李莎莎;唐代越窑茶具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畅;和——中华茶文化的灵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侯彦艳;《说文解字》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D];郑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20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0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