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跨文化交流视点下的词汇空缺及其文化冲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22:00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视点下的词汇空缺及其文化冲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跨文化交流 词汇空缺 文化冲突 传译策略


【摘要】: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二者之间蕴含的文化差异也是不言而喻的。基于英汉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之间的转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而,进行汉语和英语之间关系的研究,能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契机。从跨文化的视角,讨论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对于二者之间的"词汇真空"现象的研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性和差异性,出现"词汇真空现象"是很正常的,在进行英汉话语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词汇缺失现象,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探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单位】: 安康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词汇空缺 文化冲突 传译策略
【分类号】:H030;H31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够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文化的不同,决定了语言的差异性,因而,对于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性,必须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而定。研究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必然涉及到对于汉语和英语在相互转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由于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天军;付晓丽;;思维方式差异与英语语言翻译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7年27期

2 袁洪;高莹;;论翻译中的对等与搭配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文月娥;;鲁迅与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的比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林榕;认知、语境与词语内涵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雅;;汉语迁移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干扰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谷峰;陈文;潘爱华;;从文化延伸的视角研究英汉词汇文化意蕴差异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3 陈琪;;浅谈语境对词的制约[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张燕;;阅读的心理机制与外语教学[J];硅谷;2010年01期

5 胡妍妍;;论语境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消费导刊;2009年14期

6 袁媛;姜欣;姜怡;;从符号学角度看茶名的英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谭见初;论英汉词语的文化底蕴制约——从White Elephant的释义谈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侃,吴美荣;非汉字词的使用与规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9 周亚祥,张侃,吴美荣;非汉字词的使用与规范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02期

10 马利红;;国内translationese研究:现状、问题与出路[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大军;军语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宏伟;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颜妮娜;认知语境与翻译[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姚立萍;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跨文化对比[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丽岚;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卢学森;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苏丽清;关联理论对处理英语教学中信息差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文伟;从认知语境角度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信息差及其调控策略[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文菁;认知语境与新闻英语的翻译[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书美;影响初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因素和对策[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翠翠;从认知语境的角度看法律术语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2 秦茵;“翻译症”的成因及其纠正对策[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3 冯学良;谈谈英汉动词的互译[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唐述宗;英文翻译理解的十大障碍[J];中国科技翻译;1998年04期

5 陈丽莉;翻译的异化和归化[J];中国科技翻译;1999年02期

6 曹英华,刘进;论鲁迅翻译之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张景华;;从“硬译”透视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的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志明;思维 联想 搭配[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2期

9 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1996年04期

10 汪榕培;英语词汇的国别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琰晖;邱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及其交际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2期

2 李娟;范娟娟;;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能力培养[J];民营科技;2007年01期

3 秦建栋;试论词汇空缺的可译性[J];铁道师院学报;1999年06期

4 李峻;论文化差异与“词汇空缺”[J];洛阳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03期

5 李雅杰;文化差异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简讯[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3期

7 江颖;;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行为[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3期

8 冯涛;;商业广告翻译的应用价值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裘荣庆;白丽虹;;试析借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功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聂尧;;非言语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lexei Shmelev;;跨文化交流中缘于语言的误解(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刘丽杰;;口译中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范锋;;范畴化与词汇空缺汉英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胡庚申;;问题·思考·实践·出路——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方向[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丽;;中日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观念差异及其应对策略——以词汇为中心[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冯源;;文化理解在美国外语教育中的地位[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窦丽梅;;语言反省:现代文化秩序的内省机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吕和发;;品牌翻译启示录——谈品牌的Internationalization,Localization and Glocalization[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彭菲;;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庄严;;广告语境中的文化解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粤普之争 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N];西部时报;2010年

2 李s拧±钐烀,

本文编号:755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55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