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韩国学习者使用趋向动词“出、出来、出去”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6 11:07

  本文关键词:韩国学习者使用趋向动词“出、出来、出去”的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趋向补语 认知分析 趋向补语的语法特点 偏误类型


【摘要】: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时候,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学习目的语中有而母语中没有的语言成分。趋向补语对于韩国学习者来说就是这样的。刘月华曾指出,汉语中有补语这种语言成分,其他语言中很少含有补语这种语言成分——汉语中含有补语成分的句子,其他语言会使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①(刘月华、潘文娱)。由于韩语中没有与汉语相对应的补语成分,,因此,趋向补语的学习成为韩国学习者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本文从对外汉语的角度出发,重点讨论了“出、出来、出去”的语法理论和偏误分析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笔者对“出、出来、出去”作趋向补语时的语法意义作了细致的描写,将“出、出来、出去”作趋向补语时的语法意义分为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其次,从认知语言理论的角度对“出、出来、出去”作趋向补语时的用法作了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接着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区分了“出、出来、出去”作谓语和作趋向补语时的差异,并对“出/出来”、“出来/出去”的不对称现象作了考察分析。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对韩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出、出来、出去”作趋向补语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出他们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动词残缺、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错误、介词“从”和方位词“里/中”的缺省等。最后在分析偏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教学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趋向补语 认知分析 趋向补语的语法特点 偏误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选题意义8
  • 第二节 趋向动词的研究概况8-12
  • 一 趋向动词的界定9
  • 二 趋向动词的分类9-10
  • 三 研究成果简述10-1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12-13
  • 第四节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13-14
  • 一 理论方法13
  • 二 语料来源13-14
  • 第二章 “出、出来、出去”的语法意义14-21
  • 第一节 趋向意义与结果意义的区分14-16
  • 第二节 趋向意义的分类16-18
  • 一 具体空间位移趋向义16-17
  • 二 抽象空间位移趋向义17-18
  • 第三节 结果意义的分类18-19
  • 一 从隐蔽到显露的结果义18
  • 二 从无到有的结果义18-19
  • 第四节 小结19-21
  • 第三章 “出、出来、出去”的认知分析21-27
  • 第一节 容器隐喻21-22
  • 第二节 路径意象图式22-24
  • 第三节 顺序象似性24-25
  • 第四节 句末信息焦点25-26
  • 第五节 小结26-27
  • 第四章 “出"出来"出去”的用法分析27-38
  • 第一节 “出"出来"出去”作谓语27-29
  • 第二节 “出"出来"出去”作趋向补语29-33
  • 第三节 “出”与“出来”的对比分析33-34
  • 第四节 “出来”与“出去”的对比分析34-37
  • 第五节 小结37-38
  • 第五章 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38-51
  • 第一节 动词残缺38-42
  • 第二节 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错误42-45
  • 一“出”与宾语的位置:动词+出+宾语43
  • 二“出来"出去”与宾语的位置43-45
  • 第三节 介词“从”或方位词“里、中”的缺失45-48
  • 一 介词“从”的缺失46-47
  • 二 方位词“里"中”的缺失47-48
  • 第四节 教学对策48-50
  • 第五节 小结50-51
  • 第六章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世英,曹华;词序象似性、对称与不对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3 杨德峰;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居红;;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4期

5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6 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语文研究;1997年03期

7 王红旗;动趋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J];语言研究;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862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62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