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基本颜色词的内涵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6 11:51
本文关键词:中英基本颜色词的内涵比较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颜色词是词汇中富有特色的一类词,它不但承载着颜色的基本义,还体现着丰富的内涵意义。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颜色词的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难点。中英基本颜色词的差异特别是内涵差异将给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造成很大困扰。本文将汉语、英语两种语言的基本颜色词进行了内涵意义的比较,并且通过对内涵来源进行分析,希望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教学有所助益。 全文分为六部分内容进行论述: 绪论,通过对国内、国外颜色词相关研究的状况分析,找出目前颜色词研究领域的不足,确立本文的必要性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基本颜色词的界定。颜色多种多样,颜色词也是非常丰富的一类词汇。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基本颜色词的意见,确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白、white;黑、black;红、red;黄、yellow;绿、green;蓝、blue;紫、purple;灰、gray,8组中英基本颜色词。 第二章,中英基本颜色词内涵比较。将8组中英文基本颜色词进行内涵意义的比较研究,确立每组颜色词内涵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第三章,,中英基本颜色词内涵差异的来源。分析中英文基本颜色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受地理环境、原始崇拜、宗教、政治、风俗、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教学启示。通过以上章节的对比分析,对颜色词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原则等提出几点建议。 结语。
【关键词】:颜色词 汉语 英语 意义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4
- 0.1 国外颜色词的相关研究8-10
- 0.2 国内颜色词的相关研究10-11
- 0.3 本文研究思路11-14
- 0.3.1 研究目的12
- 0.3.2 研究内容12-13
- 0.3.3 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基本颜色词14-19
- 1.1 什么是颜色词14-15
- 1.2 什么是基本颜色词15-19
- 第二章 中英基本颜色词比较19-37
- 2.1 “白”和“white”内涵比较19-21
- 2.1.1 “白”和“white”共同的内涵意义19-20
- 2.1.2 “白”独特的内涵意义20-21
- 2.1.3 “white”独特的内涵意义21
- 2.2 “黑”和“black”内涵比较21-23
- 2.2.1 “黑”和“black”共同的内涵意义21-22
- 2.2.2 “黑”独特的内涵意义22-23
- 2.2.3 “black”独特的内涵意义23
- 2.3 “红”和“red”内涵比较23-26
- 2.3.1 “红”和“red”共同的内涵意义24-25
- 2.3.2 “红”独特的内涵意义25
- 2.3.3 “red”独特的内涵意义25-26
- 2.4 “黄”和“yellow”内涵比较26-28
- 2.4.1 “黄”和“yellow”共同的内涵意义26
- 2.4.2 “黄”独特的内涵意义26-28
- 2.4.3 “yellow”独特的内涵意义28
- 2.5 “绿”和“green”内涵比较28-31
- 2.5.1 “绿”和“green”共同的内涵意义29-30
- 2.5.2 “绿”独特的内涵意义30
- 2.5.3 “green”独特的内涵意义30-31
- 2.6 “蓝”和“blue”内涵比较31-33
- 2.6.1 “蓝”和“blue”共同的内涵意义31-32
- 2.6.2 “蓝”独特的内涵意义32
- 2.6.3 “blue”独特的内涵意义32-33
- 2.7 “紫”和“purple”内涵比较33-35
- 2.7.1 “紫”和“purple”共同的内涵意义33-34
- 2.7.2 “紫”独特的内涵意义34-35
- 2.7.3 “purple”独特的内涵意义35
- 2.8 “灰”和“gray”内涵比较35-37
- 2.8.1 “灰”和“gray”共同的内涵意义35-36
- 2.8.2 “灰”独特的内涵意义36
- 2.8.3 “gray”独特的内涵意义36-37
- 第三章 汉英基本颜色词内涵差异的原因37-42
- 3.1 地理环境不同37-38
- 3.2 原始崇拜不同38-39
- 3.3 宗教影响39
- 3.4 政治因素39-40
- 3.5 风俗习惯不同40-42
- 第四章 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教学建议42-44
- 4.1 在精读课中加强颜色词内涵教学42
- 4.2 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剖析颜色词内涵42-43
- 4.3 运用情景教学法分析颜色词的用法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洪新;从文化符号学视角解读扬·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2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6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