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敦煌文献异称现象研究——以服饰词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8 07:38

  本文关键词:敦煌文献异称现象研究——以服饰词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异称 敦煌文献 写本 文化


【摘要】:异称是汉语中既特殊又普遍的现象,在敦煌文献中更是随处可见。异称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就敦煌文献中大量出现的异称词来说,俗字俗写的通行、同义语素的替换、方言俗语的使用、命名角度的差异却是其形成的主要方式,充分反映出写本文献的特色。敦煌文献中大量存在的异名别称不仅反映出唐五代时期语言的丰富灿烂,更折射出当时当地宗教文化的极大兴盛。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异称 敦煌文献 写本 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12YJC740130)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异称又叫同物异名、同实异名等,指的是同一个事物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名称,或者说同一个事物具有多种不同的语音形式,它是汉语中既特殊又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通常情况下,异称的出现并不会引起交流理解的障碍,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表达的色彩,丰富汉语的词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幼莲;;敦煌文献里的俗语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高田时雄;;敦煌遗书与汉语史研究[J];敦煌研究;2006年06期

3 何剑丽;黄大祥;;敦煌文献词语辨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项楚;;关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一段唱词的校释[J];敦煌研究;1992年04期

5 李进立;敦煌文献词语札记[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张俊之;张韵;;论古代汉语教材对新语料的吸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安忠义;;敦煌文献中的陇右方言[J];敦煌研究;2008年03期

8 张小艳;;唐五代韵书与敦煌文献的解读[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9 汪泛舟;;敦煌俗别字新考(下)[J];敦煌研究;2009年02期

10 刘艳红;;敦煌文献表状笺启中“右”的含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都建秀;;体态语与态度的表达方式[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彭博;;外来词的作用和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7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霄鹏;;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彭丽君;;民族语言意识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宋伟华;;汉英颜色词“红”和“RED”的语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张微 吕莎 王建峰 郭烁 实习记者 郑巧 周悦采访整理;专家论绝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苏培成;汉字简繁体转换不能单靠电脑[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新华;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尚晓明;人和世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建构与透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贾娟;敦煌变文俗语词论著解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列斌;通过文化教语言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谭小翠;中美抱怨语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莎莎;论语域理论与语言能力的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徐萍;翻译中的词汇空缺[D];山东大学;2005年

5 马凤仙;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外部文化制约因素探析[D];山西大学;2006年

6 张璇;英汉会话开场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邹渊;甲骨文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张佳;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浅析汽车商标翻译[D];暨南大学;2009年

9 蒋旭辉;文化与外语学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4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874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