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本文关键词:“已经”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摘要】:"已经"和"了1""了2"都具有"实现体"标记功能。尽管"已经"与"了1""了2"共现,会出现体标记功能羡余,但它们并非句中的羡余成分。"已经"与"了1"共现,"已经"凸显其强调的语气功能,从而使句子具有了一种"现时相关性";"已经"的隐现往往会影响句子的基本语义和可接受度。尽管"已经"的功能蕴涵了"了1"的体标记功能,但"已经"独用会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已经"与"了2"共现,两者的基本功能互为羡余,但"已经"独用也明显会受到节律和语体的限制。
【作者单位】: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关键词】: 已经 了 了 体标记 功能羡余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现代汉语虚词语义标记功能羡余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EYY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篇章信息配置方式的选择性研究”(项目编号:13BYY126)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一般认为,“已经”(包括其简式“已”)、“了1”、“了2”都具有“实现体”标记功能。所谓的“实现体”,是指相对于某个参照时间,句子所表达的事件处于已经实现的状态。其中:“已经”是表体副词,处于谓词前位,通过作用于整个谓语部分来完成对事件状态的标示;“了1”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方言;1985年02期
2 王光全;柳英绿;;同命题“了”字句[J];汉语学习;2006年03期
3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2期
4 杨国文;;汉语态制中“复合态”的生成[J];中国语文;2001年05期
5 杨永龙;;“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J];中国语文;2002年01期
6 孟子敏;句末语气助词“也”的意义及其流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试论句尾“了”的使用条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高燕,常纪;含使宾语素的汉语动词刍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侯瑞芬;“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亓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段表达中母语“た”的特殊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何伟;马瑞芝;;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蒋艳;;谈谈玉清话的几个常用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蒋艳;;谈谈玉清话的几个常用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胥媈璇;;浅析《诗经》中的“也”字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9 王姝;;也谈“V不C”结构的语法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刘敏;;汉语可逆句式的图形—背景研究——结合动词矢量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何晓丽;陈小荷;陈锋;钱小飞;;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的自动生成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8 徐涛;词汇函数的理论与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周洪学;湖南安仁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方园;“VA”动结式表层语义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赵正莹;汉语中“V成”构式的描写与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慧颖;“人人”与“每个人”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李俊丽;留学生存现句习得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向颖;基于致使范畴的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万智慧;“曾经”与“已经”的对比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娅利;清丰方言与体貌相关的几个助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陈超;初中级对外汉语精读教材情态补语练习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方言;1985年02期
2 罗骥;北宋句尾语气词“也”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5年03期
3 金立鑫;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4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2期
5 陈小荷;;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4期
6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7 曹广顺;;语气词“了”源流浅说[J];语文研究;1987年02期
8 陈贤纯;句末“了”是语气助词吗?[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01期
9 邓守信;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4期
10 刘勋宁;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金亭;汉语体标记“了”对英语过渡语中一般过去时标记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4年01期
2 钟静;;广西博白客家话的体标记“紧”[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9期
3 陈叶红;;副词性确认标记词“有”的用法[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武和平;;英语进行体标记“多义性”的认知-功能解释[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5 于立昌;;“一”表体功能的形成与发展[J];语言研究;2008年02期
6 杨育彬;齐春红;;论云南方言体标记“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杨冬梅;;赣语安义方言的进行体[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阿不都热依木·热合曼;;维吾尔语动词的体及其时间指向功能[J];民族语文;2010年04期
9 尹学利;;“NP+在+LP+VP”中“在”的身份[J];语文学刊;2010年14期
10 李莹;徐杰;;形式句法框架下的现代汉语体标记研究[J];现代外语;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琛;;“V起来”中“起来”非体标记之刍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颂育;;异源同型语素的辨析——以闽南方言多功能虚字眼“咧”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红玲;;汉语中“V掉”结构小议[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陈正堂;毛宝龄;;实验性RDS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5 张爽;孙海波;吕红;金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丁云花;Budahn Holger;Peterka Herbert;;萝卜D染色体在7号连锁群的定位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华英;;仙游话动词的体和貌浅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8 郭文;张亚历;智发朝;王继德;赖卓胜;姜泊;;胃癌超声内镜分期与微小卫星DNA不稳定性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龙从军;江荻;;现代藏语带助动词的谓语组块及其识别[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尚新;;从英汉语对比角度谈体的中立化理论构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亮;EPC:举起上帝之手[N];国际商报;2004年
2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奶牛“三率”[N];中国畜牧报;2004年
3 谢运;犊牛培育技术与饲养管理措施(下)[N];中国畜牧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宋冰 肖遥;朱坤杰:大山深处的环鸟志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三年后可用“基因”改良树木性状[N];科技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罗兰;动物的新境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SINEAD 译;高手如云 刀光剑影[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首席记者 周爽;黑嘴鸥环志:给鸟儿上个“户口”[N];盘锦日报;2006年
9 竺晓鸣;活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动态转运 Adrenoceptor Trafficing in a Living Cell[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蓝讯;国家林业局要求野生动物表演不得有悖人类情感[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俊波;丹江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蔡金亭;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盛银花;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缪俊;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孙肇春;汉语事体结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刘晓林;特殊句式的作格阐释[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彦;湖南华容话完成体标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淑娟;淄博方言体貌系统及相关虚词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3 蔡丹;诸暨话持续体标记兼远近标记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平冈正史;日本汉语学习者对于体标记的习得[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小玲;汉语体标记“起来”的句法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6 朱涛;湖南汝城话的体貌标记[D];湘潭大学;2008年
7 李妍;现代汉语中的进行体标记“在”[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8 刘璐;泰州方言中与“厄”相关的体标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佳欢;对情状体假说的检验——中国学生一般过去时的习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10 沈俏璐;舟山方言句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4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