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对翻译的贡献探微
本文关键词:玄奘对翻译的贡献探微
【摘要】:玄奘的翻译贡献卓绝千古、名垂竹帛。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他的翻译事业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 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
【关键词】: 玄奘 翻译
【分类号】:K242;H059
【正文快照】: 玄奘(602—664),是我国汉传佛教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译经法师之一。他俗名陈yN,今河南省偃师人。大唐贞观三年,玄奘历经艰难险阻远涉天竺研习佛教,并从天竺带回大量梵文经书,贞观十九年返回唐都长安。从此时起直至圆寂,玄奘主持翻译了总计75部共1335卷佛教经籍[1]75-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允;杨家勤;;功能翻译理论与鲁迅翻译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张杰;;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鲁迅异化翻译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张阳;龚昭;;论马建忠“善译”之等值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陈丽;;偶尔露峥嵘——权力话语理论与胡适译《最后一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孙青;;由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引发的哲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宋萍;;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璐;;“满足读者需求”功能的张显和抑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变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祖清;晚年周作人与文化复兴之梦[D];复旦大学;2011年
8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9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赵亮;从福尔摩斯的翻译看西方叙事技巧在清末民初的移植与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yN;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滕学梅;中国近代翻译语体嬗变初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晓芳;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简·爱》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和女性身份[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10 熊晓华;汉语谚语的英语翻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全明;玄奘对我国翻译及文化交流事业的历史性贡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陆沉;;“唯识”与“唯了别”辨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倪梁康;;玄奘《八识规矩颂》新译[J];现代哲学;2006年01期
4 尹富;;《十轮经》中土传播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5 ;中印友好交流的新篇章——齐晓飞、金铁木、湛如畅谈重修玄奘纪念堂工程[J];中国宗教;2007年03期
6 李德山,金敏求;中国古代佛经的来源及其翻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06期
7 邵璐;中国佛经译场的回顾及其对当今佛籍整理的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潘知常;;从“玄奘”到“唐僧”:对文化圣徒的美学颠覆[J];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01期
9 曹之;霍艳芳;;玄奘“印普贤像”质疑[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3期
10 王莹;;佛教与中国文化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余祥明;;逻辑推理在翻译中的应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坤坤;;翻译中男女性别差异的探索[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天振;;翻译:从书房到作坊——MTI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伍秉纯;;苗歌翻译浅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平;浙江研讨飞白、宋兆霖翻译艺术[N];文学报;2008年
2 王晴佳;“亲爱的”翻译是懒惰的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记者 吴晶;中国组织海内外学者翻译《五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本报记者 柳霞;《五经》研究和翻译首先应从字义入手[N];光明日报;2009年
5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树伟;翻译帮我找到自己诗歌声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10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朴均吉;玄奘与韩半岛佛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7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夏晶;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D];武汉大学;2012年
10 张佩兰;Waddles小鼠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宋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赞美诗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3 胡韵涵;在多元系统论视域下翻译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发展的促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秋蕾;衔接与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陈方方;格式塔美学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叶琳;评价理论在童话翻译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10年
8 张晓春;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简介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9 徐鹏;从《柳林风声》看童话翻译中的儿童本位原则[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刘峰;小说对话的翻译——从主观化对等的角度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三个中文译本的个案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4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