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宋元时期的字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1:34

  本文关键词:宋元时期的字原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郑樵 戴侗 周伯琦 《说文》部首 字原 子母相生


【摘要】:考“字原”一名,最早出现在唐李腾所撰写的《说文字原》一卷中,此书是为专门研究《说文》部首而作的。此后“字原”一名一直被后世学者所沿用,如五代时林罕所作的《字原偏旁小说考》、宋释梦瑛的《偏旁字原》等,但这些著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字原研究,而是为了研究《说文》部首而作的。真正的字原研究始于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的学者已经对字原有了理论上的认识,不同于以往文字学者将《说文》部首混同于汉字字原,他们冲破《说文》部首的局限,从汉字的演变分化出发,探讨了汉字孳乳演变的规律,开创了字原理论研究的先河,对字原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宋元时期的字原学研究却寥寥无几,作为真正字原学理论体系的初创,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系通过对郑樵、戴侗等宋元时期学者的字原理论分别进行研究探讨,进而分析归纳出整个宋元时期字原研究的特点、方法及理论体系,以期对现代的汉字字原学和汉字构形学的研究有所帮助。本论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叙述本课题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分别论述《说文》部首和汉字字原的含义、作用,并且分析归纳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部分:郑樵《六书略》关于字原的研究。首先,分析郑樵对《说文》部首的删定。其次,,阐释郑樵的“文”“字”观,并在他“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他如何运用“文”“字”及“六书”理论分析汉字字原。最后,阐释其“文字子母说”,并分析其“子母相生”理论的运用。 第三部分:戴侗《六书故》关于字原的研究。首先,分析戴侗对《说文》部首的删定。其次,探讨戴侗对“文”“字”与“子”“母”及“六书”关系的认识。最后,阐释戴侗所建立的“父子孙相联”的孳生系统,并分析探讨其“父以联子,子以连孙”的编排方式。 第四部分:周伯琦《说文字原》关于字原的研究。首先,分析周伯琦对《说文》部首的所作的调整。其次,探讨周伯琦在分析字原时对“文”“字”与“六书”理论的运用。最后,对其“字系于文,犹子之随母也”的编排方式进行阐释与探讨。 第五部分:对宋元时期字原学的总体评价。总体评价宋元时期字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论述这一时期字原研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郑樵 戴侗 周伯琦 《说文》部首 字原 子母相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第一节 选题缘由10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10-13
  • 第三节 研究内容13
  • 第四节 《说文》部首与字原13-18
  • 一 《说文》部首13-14
  • 二 字原14-16
  • 三 《说文》部首和字原的区别与联系16-18
  • 第二章 郑樵《六书略》关于字原的研究18-27
  • 第一节 打破《说文》部首的局限18-21
  • 第二节 提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文字观21-24
  • 一 对“文”“字”与汉字孳乳关系的认识22-23
  • 二 对“文”“字”与“子”“母”及“六书”关系的论述23-24
  • 第三节 创制“文字子母说”24-27
  • 第三章 戴侗《六书故》关于字原的研究27-34
  • 第一节 精审《说文》字原27-29
  • 第二节 对“文”“字”与“子”“母”及“六书”关系的论述29-31
  • 第三节 建立了“父子孙相联”的孳生系统31-34
  • 第四章 周伯琦《说文字原》关于字原的研究34-39
  • 第一节 对《说文》部首作出调整34-36
  • 第二节 对“文”“字”与“六书”关系的论述36-37
  • 第三节 形成“字系于文,犹子之随母”的字原排列方式37-39
  • 第五章 对宋元时期字原学的总体评价39-45
  • 第一节 宋元时期字原学的成就与不足39-41
  • 第二节 宋元时期字原学对后世的影响41-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志强;郑樵的汉字生成理论[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2 张标;论郑樵的《六书略》[J];古汉语研究;1997年02期

3 党怀兴;;清代对宋元明六书学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4 张标;;《说文》部首与字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5 迟永长;;偏旁与部首关系辨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6 马元丽;《说文字原》之“六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7 陈会兵;《六书故》的“六书”理论和语言学思想[J];学术论坛;2005年06期

8 韩伟;;批判者的成就与困惑——论郑樵《六书略》象形理论研究的成就与具体汉字的归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刘振祥;试论汉字部首的历史演化[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Z1期



本文编号:914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14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