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教学 教材国别化 教师培养
【摘要】:本文谈了六个问题。(1)"汉语国际传播"观:要逐渐习惯于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世界,用世界的眼光来思考问题,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汉语国际传播,而不能只有"国家的眼光"。汉语教学走出国门,开展汉语国际教学,其目的是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的友谊之桥——汉语桥;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汉语国际传播"观。(2)汉语国际教学的核心任务:汉语国际教学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汉语言文字教学;汉语国际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让愿意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怎么让一个零起点的外国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3)文化教学的地位问题:汉语教育必然会同时伴随着文化教育,但这种文化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而且国家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靠文化自身厚重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4)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汉语教材"国别化"这一理念可取,但是"国别化"得有个基础,那就是"普适化",没有"普适性"的基础,"国别化"只能是贴点标签而已。(5)汉语教师的培养问题:从长远来看应立足于培养本地教师;只有当海外的汉语教学基本上都由当地汉语教师来教,才真正能做到汉语"国别化"教学,汉语才真正能走向世界。(6)汉语怎样才能成为强势语言:汉语要成为国际强势语言,国家强盛,这是最根本的因素,但还得具备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国家的科技、教育事业高度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关键词】: 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教学 教材国别化 教师培养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崔希亮教授在为吴应辉教授的《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一书所写的序文里,说了这样一句话:“汉语国际传播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也为吴应辉教授的这部大作写了篇序文,标题就叫:“加强汉语国际传播理论的研究”。我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2 于天昱;李云霞;;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7期
3 阮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以学生为本”原则[J];教育与职业;2010年17期
4 胡红洁;;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精读课的设计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5 莫修云;;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9期
6 褚佩如;;《外交公务汉语》的编写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7 林秀艳;;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王世友,莫修云;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华霄颖;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的民俗解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田惠刚;;双语体同义词语的探索及其教学实践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俊菁;汉字教学中的文化导入[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王鹤楠;《汉语教程》第一二册(上下)英语翻译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高艳芝;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杨晶;互动式多媒体与国际学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金利;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本科教学及教材编写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7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白雪佼;汉语动词重叠及其习得偏误考察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王江英;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的俗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德梧;从HSK(基础)测试的数据统计看"把"字句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2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3 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4期
4 朱学锋,张化瑞,段慧明,俞士汶;《汉语高频词语法信息词典》的研制[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李鹏在接见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与会学者时的讲话[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4期
2 王金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3 杨桂芳;对汉语教学的再认识[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第二届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3期
5 何东昌;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举行的招待会上的讲话[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6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举行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J];汉语学习;1993年05期
7 高会成,梁云;试论HSK与成人高校汉语教学之关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王阿舒;心理语言学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言与翻译;1999年01期
9 班振林;浅谈语用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言与翻译;1999年01期
10 哈力克·尼亚孜;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艳;;西藏汉语教学的背景分析[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广州;;MTI教育中汉语教学的针对性[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必松;;汉语教学为什么要从汉字入手?(发言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金天一;;韩国学习汉学的历史概况及当前韩国高校汉语教学态势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健;;试论汉语教学的语感培养[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石羽佳;;经济汉语实践性教学初探[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东风;刘彦青;;留学生的宗教文化背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8 王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汉语“第二课堂”的探索[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李维佳;;浅析汉语教学中对留学生科学编班的意义和方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10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巴黎记者 宋斌;法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7年
2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娟;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N];桂林日报;2009年
4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孔子学院空中课堂进入巴基斯坦[N];光明日报;2010年
5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卢毅然;从“把人请进来”到“自己走出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周红松 杜洁思 张丽辉;33名志愿者将赴印尼进行汉语教学[N];河北日报;2007年
8 记者 顾钢;中国驻德使馆举办汉语节[N];科技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美桢;从“先行”到“示范”[N];福建日报;2006年
10 慕海燕;“我在美国教汉语!”[N];哈尔滨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春晓;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潘素英;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倪蓉;现代汉语作格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桂朴成(Supachai Jeangjai);汉泰熟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云;《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字词目标及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郭颖;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LESTARI PUSPITANINGSIH(傅碧达);印度尼西亚高中汉语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慧;以色列特拉维夫地区的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马思颖;论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获得和汉语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朴京淑;试论韩国朝鲜时代的汉语教学[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来小子;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年
8 何婷婷;《拾级大成》与卫三畏的汉语教学[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轶姝;汉语教材的教师手册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徐琼;青海藏族地区初小阶段汉语教材改革[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1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