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鲁迅翻译思想的伦理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26 09:23

  本文关键词:论鲁迅翻译思想的伦理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翻译思想 翻译伦理 责任 存异 再现


【摘要】:众所周知,鲁迅的文学成就斐然。但在其文学巨匠的光辉的掩映下,他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被大多数人忽略了——他是一个翻译家。到目前为止,相对于鲁迅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而言,学界对鲁迅翻译及其翻译思想的研究称不上丰富。纵观鲁迅翻译思想的研究历程,大部分学者倾向于研究鲁迅翻译思想的某一组成部分,比如说“硬译”的翻译手法,这样片面的研究对评价鲁迅翻译思想的价值而言是有失公允的。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翻译伦理理论在国内外的兴起,部分学者开始运用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对鲁迅翻译思想进行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鲁迅的“硬译”,仍鲜有从鲁迅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同时进行的研究。 因此,本文以翻译伦理为理论借鉴,以鲁迅翻译思想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形成背景,,对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内蕴的伦理价值。 本文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研究鲁迅翻译目的中蕴含的“责任”伦理价值,文章认为传统伦理的“道义”“责任”论在鲁迅翻译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表现在出于对国家安危的担忧,翻译成为鲁迅唤醒麻木的中国同胞、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武器。同时,翻译也承担起促进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年青一代的成长与进步的责任。鲁迅以翻译为媒介,肩负起立人立国的重任,充分展示了其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价值。第二章以劳伦斯·韦努蒂的存异伦理为借鉴,分析鲁迅翻译策略中的“存异”的伦理价值。研究表明鲁迅的翻译策略和韦努蒂的存异理论都是在归化策略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都坚持“以异为异、挑战丰富自身”的“存异”的伦理价值。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能表现差异的翻译策略:“硬译”和“异化翻译”,弱小国家民族文本的选择和精英主义的读者选择。第三章结合安德鲁·彻斯特曼的再现伦理,挖掘鲁迅“宁信而不顺”翻译标准中“再现”的伦理价值。“宁信而不顺”完美阐释了“译文应是原文的忠实再现,不增不删不改”的再现伦理,这种再现既包含文字层面的保存差异又内含文化层面的对文化“他者”的尊重与学习。 研究结果表明,鲁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有着丰富的“责任”“存异”和“再现”的伦理价值。这些伦理价值的挖掘将有助于鲁迅翻译思想更深入的研究,也能为中国传统译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建立和发展现代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提供养料。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 翻译伦理 责任 存异 再现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Introduction7-16
  • Chapter One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in Lu Xun’s Translation Purpose16-27
  • 1.1 Cultivating People and Founding a State17-20
  • 1.2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iterature and Language20-24
  • 1.3 Benefit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xt Generation24-27
  • Chapter Two Ethics of Difference in Lu Xu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27-37
  • 2.1 Elitism in Classification of Target Readers28-30
  • 2.2 Selection of Marginalized Translation Materials30-32
  • 2.3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and Hard Translation32-37
  • Chapter Three 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Lu Xun’s Translation Standard37-43
  • 3.1 Presenting Foreign as Foreign37-39
  • 3.2 Respecting and Learning from “Other” Culture39-43
  • Conclusion43-46
  • Works Cited46-50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50-53
  • Acknowledgements53-54
  • Résumé 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于会;张承平;;鲁迅翻译思想浅议[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2 汪淼;衷丽;;从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看翻译的科学与艺术之争[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郑贞;;思索着的“再创作者”——董秋斯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简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4 胡牧;;翻译思想与思想翻译——对鲁迅翻译研究的再思考[J];英语研究;2007年03期

5 黄寿娟;;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顾颍;;从佛经与《圣经》翻译看中西方翻译思想——《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评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吉迩·德拉诺瓦;北狄;;差异与相似:翻译思想[J];现代哲学;2008年04期

8 吴玮;徐艳莲;;鲁迅翻译思想研究新线索与新视角[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林鸣飞;;浅谈更敦群培的翻译思想[J];西藏研究;2008年05期

10 ;《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思想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邦凡;;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仪力;;重审直译意译——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张东荪、贺麟西方哲学翻译思想为个案[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周永涛;;唯美的翻译、诗意的叙事——邵洵美翻译思想探析[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意长;近代翻译思想之演进及其现代阐释[D];复旦大学;2009年

2 乔颖;趋向“他者的翻译”[D];河南大学;2007年

3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鸣飞;鲁迅与更敦群培翻译思想之比较[D];西藏大学;2008年

2 李良杰;张今翻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汪庆华;董秋斯翻译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洋萍;操控视角下鲁迅、梁实秋翻译思想对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曦;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6 石永霞;论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思;萧乾翻译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梅;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昱霞;梁启超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翟全伟;从副文本角度看鲁迅翻译思想的形成和传播[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2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2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