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国外传统韵律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6 12:21

  本文关键词:国外传统韵律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韵律 句法 程式语 语用学 最新成果


【摘要】:自1996年以来,国外韵律研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韵律与句法学、韵律与程式语、韵律与语用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看,国外关于韵律的研究依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反观国内,我们甚至还未充分意识到韵律在语言学研究特别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少。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在四个研究领域的最新韵律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国内语言研究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尽快缩小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韵律 句法 程式语 语用学 最新成果
【分类号】:H01
【正文快照】: 1.引言根据《语言学及语音学词典》(第六版)①,韵律(prosody)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用于超音段语音学及音位学的术语,统称在音高、音响、音速及节奏方面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韵律一词最早是用于诗歌结构的分析,后来被语言学家在不同的语言研究领域进行了重新解读,所以关于韵律的定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爱珍;;文学语篇中的语义韵结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卫乃兴;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3 黄四宏;詹宏伟;;语块认知加工研究的最新进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于泽;韩玉昌;任桂琴;;韵律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词汇深度教学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项名健;杨常新;;语料库数据驱动的英语专业学生语义韵冲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北镇;周江林;;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谢艳红;;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搭配特征研究——以Gain和Obtain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肖yN;;评价系统观照下的语义韵特征——以诗化小说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韦运会;;英语母语语料库KWIC功能辅助下的词汇典型特征习得[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蒋婷;杨梅;;数据驱动学习与专业英语写作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翠英;;搭配研究面面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朱文慧;马立东;;英汉学习型词典中近义词辨析栏的优化设置——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及其应用[J];辞书研究;2010年06期

10 俞燕明;;数据驱动词汇教学实验[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翠英;搭配的动态观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李更春;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冯奇;核心句的词语搭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李绍哲;俄语语料库和基于语料库的语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陆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型式构成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建琴;中国外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红秀;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韵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小洁;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程度副词使用特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张志杰;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义韵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小亮;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英语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5 卫圆杰;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中四字词使用的语料库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国艳;全语言法引导下的语块理论在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刘芳;动词“搞”的搭配和语义倾向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桂传念;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语义韵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米洁;基于语料库的新闻语篇中的语义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程铖;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习者与本族语者语义韵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本益;郭沫若的“内在韵律论”简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邓琴容;试论散文鉴赏中的情感体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李晓庆,杨玉芳;不一致性重读对口语语篇加工中信息激活水平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3期

4 李卫君;2杨玉芳;;从讲话者和听话者两个角度看韵律的句法解歧[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辉;;汉语熟语语义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适存;国际语用学学会会议发言(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2 适存;国际语用学学会会议发言(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3 宋海燕;浅谈语用学中的语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文旭;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J];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5 高志怀;高德;;语用学和翻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6 马崴;语义学及语用学中“预设”问题的若干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梁正宇;文化预设与语用失误研究-以称呼语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5年05期

8 张建军;袁秀丽;;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幽默[J];科技信息;2006年07期

9 马霞;;“文化广西”背景下的语用翻译原则[J];新课程;2007年05期

10 覃朝宪;王建;李文涛;;关系视野中的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茂灿;;普通话孤立句的韵律结构和FO下倾[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韩晓光;;杨万里诗歌“活法”与句法关系浅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毛世桢;;上海话连调结构与句法关系[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李爱军;祖漪清;李洋;孟昭鹏;;汉语普通话篇章语速变化模式初探[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建传;宋柔;;标点句标注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瞿麦生;;论语用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刁力人;;数的概念—语义、语法及语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陶原珂;;语义解释和语境解释的分合与配置——以法汉词典和英汉词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中华 渤海大学中文系;言语交际学与语用学分立而不对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文枫;打开语言的窗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庞可慧;“期待”不“期待”,,观众说了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姚小平;传教士语言学的功过得失[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贾玉成;译学语境研究的新期待[N];文艺报;2006年

6 ;探索普通话自然连续语音之规律[N];光明日报;2001年

7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花萍;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瑞朋;现代汉语书面语中跨标点句句法关系约束条件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徐艳华;现代汉语实词语法功能考察及词类体系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敖敏;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徐慈华;选择与适应[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强;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对语用学起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怡;“说谎”的语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冯芸;话语幽默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策略[D];重庆大学;2007年

4 李欣;英汉言语幽默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干静枫;[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曾玉洁;价格标示与价格词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潘爱华;语用学与现代戏剧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万成兵;冗余的人际交流和语用观[D];四川大学;2005年

9 孙靓;《吕氏春秋》中的语用思想[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吴婵;对南宁市民语码转换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3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3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