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语码转换之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17:02

  本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视阈下语码转换之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语言学 语码转换 双语顺应 语言能力


【摘要】:语码转换现象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广泛,其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然而语码转换复杂且微妙,它与认知语言、社会文化、心理动机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解读语码转换理论,分析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语码变体,彰显语码转换是语言能力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语码转换 双语顺应 语言能力
【分类号】:H08
【正文快照】: 一、语码转换理论(一)语码转换的概念认识Hudson认为,在两个或多个语言接触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双语(bilingual)或多语(multi-lingual)的变体,即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在用第一语言(L1)交流时,使用第二语言(L2)的单词、词组或句子插入其中,或在两种语言转换间来回变换不同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镡冬玲;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学刊;2000年02期

2 张秀芹;语码转换在二语习得者日常会话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廖桂蓉;;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0期

4 许之所;郑晓曦;;手机短信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12期

5 严敏芬,戴雅丽;语码转换和跨文化语用学因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张丽;语码转换综述[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肖坤学;试论词汇层面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8 余惠邦;双语、双言交际中的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1年05期

9 蒋宗霞;语码转换的词汇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曾文雄;语码转换的语用考察[J];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英;;浅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分组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姜志芳;;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名/eat-N构造”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邱玲俊;;从认知学及哲学角度看隐喻思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明;;认知语言学在日本——日本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高航;;温度的概念隐喻:汉语语料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张茧;语言学家来湘论道[N];湖南日报;2007年

3 吴明华;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张青;基于汉字的汉语信息语法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赵世开;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俞玮奇 徐大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展示双语学研究最新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蔡虹;普通话推广大潮:方言的挣扎[N];北京科技报;2009年

10 黄忠廉 焦鹏帅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建构翻译地理学新学科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及认知加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段芸;言语行为语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晓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Dao(道/Way)的多义性及其拓展的语义概念形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指称解读:限定名词词组的外指与前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谢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李克;转喻的修辞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彩霞;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语码转换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张虹;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宋琦;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经纬;双言背景下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利平;大学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慧美;多语者奇偶数语码转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旗;话语与青年: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角度分析《校园王》中的语码转换[D];中山大学;2010年

8 胡海波;汉语情歌歌词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徐伟霞;公益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学敏;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现代电视剧中的汉英语码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4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4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