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跨民族交际外部语言环境与双语教育——喀什、伊宁、乌鲁木齐三地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跨民族交际外部语言环境与双语教育——喀什、伊宁、乌鲁木齐三地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比较研究
【摘要】:新疆不同的跨民族交际外部语言环境对少数民族师生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状况都有很大影响。目前新疆实施的双语教育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应根据不同的外部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情况、当地师资队伍现状等增加因地制宜的双语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 新疆教育学院双语学院;
【关键词】: 双语教育 跨民族交际 语言态度 语言使用
【基金】: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跨民族交际中的语言选择与双语教育模式——以乌鲁木齐市、喀什市、伊宁市为个案研究”(项目编号:10BYY09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H102;G759.2
【正文快照】: 所谓跨民族交际,简单地说,就是操用不同民族语言的个体或群体之间所进行的以言语活动为主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的跨民族交际活动,都必然要使用语言。这种语言可能是国家通用语,也可能是族际通用语,还可能是某个只局限于很小地域的少数民族语言。新疆跨民族的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炜;阿迪拉·木沙;;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研究——以乌鲁木齐市第5中学、第23中学为个案[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魏炜;;语言的社会功能对新疆跨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的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魏炜;;心理因素对新疆跨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的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利;;新疆与中亚国家林果业和畜牧业合作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万秋成;;省域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3 鱼静;徐文修;;阿克苏绿洲种植制度演变规律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4 王晓蜀;;新疆棉花物流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5 奚秀梅;段树国;;1990~2007年新疆耕地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6 赵晓梅;叶凯;张谦;;我国杏贮运保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7 季良;彭琳;;新疆大豆发展战略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8 晁增福;邢小宁;;基于新信息优先的新疆棉花产量预测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9 江英兰;李成松;冯玉磊;坎杂;;番茄收获机割台特点及发展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10 赖永新;周和平;;新疆农业节水影响因素与技术措施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菲菲;巴吾尔江;孙慧;吕志佳;;基于AHP的热力能源供应企业竞争力评价——以新疆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张大海;吕昭智;胡天恩;唐章虎;何峰江;;新疆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相关资源配置评述[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岳战林;;新疆实现工业化经济与环境保护双赢战略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刘爱华;阿里木;克热曼;阿衣夏木;;新疆枣树有害生物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6 邹陈;李新建;杨举芳;尹育红;;低温对石河子棉区花铃期棉花生长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周和平;安尼瓦·斯地克;;内陆干旱新疆区GDP耗水量与节水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汤红光;孙慧;李苑;;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中小型工业企业综合实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黄训芳;段培;;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新宁;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吕雁琴;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6 陈其钢;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7 左新敏;新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9 王利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金玉萍;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娟;新疆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娜;苜蓿叶象甲实验种群生命表及翅型分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黎秀丽;库尔勒香梨缺铁失绿症的因子分析及其叶片诊断[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樊丁宇;新疆杏品种果实数量性状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孟伊娜;甜高粱茎秆采后生理特性及乙醇发酵工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阿衣满古力·哈力哈拜;新疆和田红葡萄汁膜过滤及真空浓缩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邱杰;制干专用杏品种优选及制干工艺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钱龙;新疆库买提杏子贮藏保鲜商品化处理技术关键点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邹淑萍;不同处理对新疆杏干品质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刘路;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晓亚;语码选择心理透视[J];修辞学习;2001年04期
2 ;新疆南疆地区如何更好地推进双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魏炜;;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周殿生;新疆跨民族交际中的语码选择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廖泽余;双语和双语教育、双语教学[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伟;;当代大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在校大学生为个案[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徐真华;;从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看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3 安成山;;新疆锡伯族语言态度探析——城市锡伯族语言使用状况[J];满语研究;2009年01期
4 赵燕;;近二十年来国内语言态度研究考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5期
5 韩艳梅;;广州小学生的语言态度及其身份认同论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甘丽华;;基于佛山大学生对相关语言态度情况的调查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许琛;;试论90后大学生对校园流行语的语言态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8 周国炎;欧阳华倩;余筱凤;;贵州从江县两个民族村寨的语言态度对比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刘莉芳;;语言环境对青少年语言态度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龙惠珠;从职业背境看语言态度的分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林娟;战菊;;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态度的个案研究(英文)[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俊英;普通话获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额尔敦图雅;城市蒙古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君;语言态度的社会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静;译者的语言态度与翻译策略[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倩;青岛年轻人语言态度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程刚;广西语言态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欧小艳;衡阳县中湖村农民工语言态度考察[D];湘潭大学;2009年
6 曹琴;东莞市工业区外来人口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唐叶;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夏微;西双版纳地区民族中学生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韩晓芳;运用语言态度理论对品牌翻译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艳;教师语言态度的二维主观反应测试[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