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0:21
本文关键词: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方言 社会称谓语 “异形同指”词 文化内涵 社会基础
【摘要】: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范围应是共时的而非历时的、共同语的而非方言的。四川方言的称谓语也自成一个系统,本文的研究范围就是四川方言称谓语系统的子系统——社会称谓语系统。 本文分绪论、正文、结尾三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语料来源等作了简要的说明。正文总体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所搜集的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语料进行归纳整理、系统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结构特点;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异形同指”现象,试图阐述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和途径;第三部分分析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产生的社会基础。结尾部分对前面的论述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本文运用材料搜集、分类整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在对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词语大量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希望能挖掘出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对四川方言称谓语系统以及现代汉语称谓语系统的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关键词】:四川方言 社会称谓语 “异形同指”词 文化内涵 社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绪论7-10
- 1.1 研究对象的确立7-8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8-9
- 1.3 研究课题的语料来源9-10
- 2 称谓语相关概念的述评及区分10-12
- 2.1 称谓、称谓语的界定10-11
- 2.2 称呼、称呼语的界定11
- 2.3 称谓语与称呼语的联系和区别11-12
- 3 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分类研究12-31
- 3.1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述评12-14
- 3.2 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分类14-24
- 3.3 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儿化现象24-26
- 3.4 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词缀和类词缀26-29
- 3.5 小结29-31
- 4 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异形同指”现象分析31-51
- 4.1 社会称谓语“异形同指”现象描述31-34
- 4.2 社会称谓语“异形同指”词的认知分析34-44
- 4.3 “异形同指”词的形义关系44-49
- 4.4 小结49-51
- 5 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产生的社会基础51-55
- 5.1 社会生产与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产生51-52
- 5.2 社会生活与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产生52-53
- 5.3 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与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产生53-54
- 5.4 社会心理与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的产生54
- 5.5 小结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59-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么孝颖;;称谓语=称呼语吗?——对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阐释[J];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2 郑尔宁;近二十年来现代汉语称谓语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年02期
3 李晓静;;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研究初探[J];语文学刊;2007年06期
4 史锡尧;;名词比喻造词[J];中国语文;1996年06期
5 怓永顺;称呼语及其使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2期
6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2期
7 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J];职大学报;2007年01期
8 李芳元;汉语称谓语说略[J];枣庄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9 G·赖可夫;M·约翰森;刘宁生;;我们所依存的隐喻[J];当代修辞学;1992年06期
本文编号:950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5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