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方言的儿尾——兼论汉语方言化合式儿尾韵的形成次序
本文关键词:安阳方言的儿尾——兼论汉语方言化合式儿尾韵的形成次序
【摘要】:安阳方言的儿尾目前有结合式和化合式两类。单独的高元音韵母、前高元音韵腹入声韵母、韵尾为[+后][+高/半高]元音的复元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儿尾发展相对较慢,目前处于结合式阶段;其余基本韵母儿尾处于化合式阶段。文章分析认为,化合式儿尾的形成时序为:中低元音韵腹无韵尾韵母(a,o,沆)-n尾韵-i尾韵-u尾韵单独的高元音(鈑,μ,i,u)-η尾韵。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安阳方言 儿尾 结合式 化合式 形成次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言中合音现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4009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2
【正文快照】: 1引言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边,与内黄、汤阴、林州和临漳相邻。安阳系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七个朝代曾先后在此建都。今市内保留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安阳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赵声磊(1981)、郭青萍(1990)都曾对安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化云;团风方言的儿尾[J];方言;1999年04期
2 朱晓农;焦妮娜;;晋城方言中的卷舌边近音[鈒]——兼论“儿”音的变迁[J];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01期
3 郭青萍;安阳话中的音变[J];殷都学刊;1990年01期
4 王芳;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J];殷都学刊;2000年01期
5 尉迟治平;;英山方言的儿尾[J];语言研究;1989年02期
6 赵声磊;安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安阳方言琐谈之一[J];安阳师专学报;198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英;;安阳方言中的名词后缀“[·t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2 汪化云;再说《庄子·养生主》中的“新发于硎”[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汪化云;团风方言的儿尾[J];方言;1999年04期
4 辛永芬;;河南浚县方言的子变韵[J];方言;2006年03期
5 冯文娟;;菏泽方言中的语缀“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汪化云;武汉方言中残存的白读与黄冈方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汪化云;黄冈方言没有入声韵[J];黄冈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8 汪化云;团风方言入声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彭逢澍;“缝”义的“连、联、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霍文杰;;安阳方言人声[t■~7]的读音重合现象[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3 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巧兰;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周杨;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冯青青;苏北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新星;晋城民间歌谣语言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张晓静;武邑方言音系兼论汉语儿化韵[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国栓;安国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冯荣珍;临漳方言词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焕道;卫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6 牛利;平顶山方言词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禚韬;龙口方言与普通话“儿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舒娟;当前村落群体的集体困境试析[D];辽宁大学;2012年
9 韩晓飞;集安方言中的“的”[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一)[J];方言;1980年04期
2 胡光斌;遵义方言的儿化韵[J];方言;1994年03期
3 刘勋宁;;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4 朱晓农;;汉语元音的高顶出位[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5 尉迟治平;;英山方言的儿尾[J];语言研究;1989年02期
6 朱晓农;从群母论浊声和摩擦——实验音韵学在汉语音韵学中的实验[J];语言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声磊;安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安阳方言琐谈之一[J];殷都学刊;1981年01期
2 蔡勇飞;杭州方言儿尾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郭展!300073;“X儿”的书写形式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4 王芳;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J];殷都学刊;2000年01期
5 蒋平,沈明;晋语的儿尾变调和儿化变调[J];方言;2002年04期
6 杨子华;《金瓶梅》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向道华;镇龙方言儿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叶南;四川省五通桥城区方言的儿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9 曹跃香;儿化、儿尾和儿缀等术语在不同平面上之转换使用——兼论“×儿”的规范问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立成;“儿化”性质新探[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忠军;杨喜林;;手法旋转复位加中药外敷治疗少儿尾骶关节损伤18例报告[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2 邹玉堂;孙源;;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晓平;姚飚;王婷婷;;基于精益造船的推拉结合式计划体系研究[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耿铭;;陕南安康中原官话重叠儿化名词初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谢洪勇;张大为;张礼鸣;;非球形颗粒及颗粒群的自由沉降速度[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宋其江;陈翰馥;;量测噪声为ARMA的变量带误差系统的辨识[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田会;鲁倩;倪晋平;;光幕与图像结合式自动报靶装置与方法[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敏;看起来很重其实很轻[N];中国国防报;2003年
2 曹建强;汉代的陶厕[N];中国文物报;2000年
3 李万武;文学不应只睁“一只眼”[N];文艺报;2002年
4 邢新华 何兵;点滴汇聚保平安[N];人民公安报;2004年
5 陈耘;汽车服务“钱途”广阔[N];经理日报;2003年
6 朱松涛、特约通讯员王绍云;连云港市“三转变”搞活民兵政治教育[N];解放军报;2002年
7 赵燕潮;因地制宜 适度超前 寻求最佳结合点[N];中国物资报;2000年
8 梁茂坚;扩面征缴难的症结及对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9 张驭寰;夏河拉不楞大寺藏传建筑艺术风格[N];中华建筑报;2005年
10 苏沪;安全教育要有的放矢[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照谦;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发音音系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栓;安国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丽;安阳方言特色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易顶强;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建伟;现代汉语儿尾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温春燕;祁县方言重叠式名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梁建青;文水方言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万小梅;江西赣语词汇变音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荣珍;临漳方言词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闫晓丽;祁县方言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阴维;容城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5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5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