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中州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元好问《中州集》示范效应摭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06期
2 王辉斌;;元好问《中州集》的文学史意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胡传志;;金代“国朝文派”的性质及其内涵新探[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裴兴荣;;《中州集》作家小传的书目文献价值——小传中所记录的诗文著作可补金朝一代之《艺文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裴兴荣;;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诗话性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裴兴荣;;《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薛瑞兆;;《中州集》考补[J];文献;2007年02期
8 裴兴荣;张晶;;“借传以存史”——《中州集》史学价值新论[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9 吴凤霞;;有金一代文明百年的客观记录——元好问著述的史学成就[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裴兴荣;;《中州集》编纂体例的开创性和示范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兰婷;金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文师华;金元诗学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照;《中州集》作家小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毅慧;论赵秉文的文学观与创作的关系[D];山西大学;2010年
3 李楠;金代文学家王寂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4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8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