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无尽的生命行走——论徐则臣小说的漂泊意识
本文选题:徐则臣 切入点:在路上 出处:《南方文坛》2017年05期
【摘要】:正从文坛新人到"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最为年轻的、唯一的"双料"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一路走来,笔力渐深,并以《耶路撒冷》《王城如海》等作品为标志,代表了70后作家在当代文坛所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1)),以最朴实的形式去探究那些复杂的时代表象下的生活本质,体现出这个时代文学少
[Abstract]:Xu Zichen, the youngest and only winner of the "Lao She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the "Lu Xun Prize for Literature", is coming all the way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to the literary world. Xu Zichen has been walking along the way, with his pen gradually deepening and marked by works such as "Jerusalem", "the King's City like the Sea", and so on.It represents the height reached by the writers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after the 1970s.His works, "delicate in conception, full in content, calm and still in writing, reveal his compassion and thought about the fate of the lower class", in the most down-to-earth form,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life und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mplex times,Reflect the literature of this era.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201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主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3CWXZ01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燕君;;徐步向前——徐则臣小说简论[J];当代文坛;2007年06期
2 李徽昭;;飘泊者穿过中国——评徐则臣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J];小说评论;2007年S1期
3 郑兴;;论徐则臣的“北京系列”小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吴俊;;徐则臣小说简评[J];小说评论;2009年04期
5 张丹;;殊途与归途——徐则臣小说中的“京漂”一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1期
6 徐则臣;邓如冰;;徐则臣:城市是我小说的重要主人公[J];西湖;2013年12期
7 夏泽奎;;论徐则臣的小说创作[J];山西文学;2009年07期
8 ;徐则臣作品要目[J];百花洲;2009年06期
9 张娜;;论徐则臣“京漂”小说中女性形象[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8期
10 刘涛;;上下求索——徐则臣论[J];西湖;201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墨波;徐则臣:小说在故事停止之后才开始[N];文艺报;2013年
2 李昌鹏;徐则臣《轮子是圆的》难以捉摸的魅力[N];文艺报;2011年
3 杨庆祥;轻的或重的[N];文艺报;2014年
4 郭艳;徐则臣:一个中国青年智识者的自白[N];北京日报;2014年
5 黄相宜;烟火花街,人间北京[N];文艺报;2013年
6 徐则臣;徐则臣:“70后”作家的尴尬与优势[N];文学报;2009年
7 徐妍;“新生代”作家需要增强经典意识[N];文艺报;2010年
8 李浩;从阅读出发,从经典出发[N];文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傅小平;好小说应该是多解的[N];文学报;2006年
10 陈涛;徐则臣小说论[N];文艺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珩;漂泊与怀乡——徐则臣小说简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施华美;沉默与突围:“70后”作家创作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姜金丽;漂泊·怀乡·救赎—徐则臣小说一个侧面的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车广微;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蔓;经典意识主导下的写作—徐则臣小说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雅卉;徐则臣小说创作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欣;困境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赫晨;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蒋书羽;徐则臣小说的成长主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10 杨超;论徐则臣小说的悲剧意识[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3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0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