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一去不复返
本文选题:黄鹤楼 切入点:崔颢 出处:《青少年书法》2010年07期
【摘要】:正~~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类号】:I2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雷;;崔颢的《黄鹤楼》诗浅析[J];考试周刊;2007年45期
2 杨克;;己丑年夏日再登黄鹤楼[J];西部;2011年13期
3 苗体君;无知才“无畏”[J];人才开发;1999年12期
4 杨经华;;“白云”、“黄鹤”之争——崔颢“昔人已乘□□去”的历史真相[J];图书馆杂志;2007年08期
5 程光;李白·崔颢·黄鹤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赵理直;;崔颢《黄鹤楼》诗主旨探析[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3期
7 潘永幼;;凤凰台、黄鹤楼:李白与崔颢[J];江南论坛;2008年02期
8 张梦;张九玉;;黄鹤一去不复返[J];青少年书法;2010年07期
9 潘慎;;崔颢《黄鹤楼》诗使李白敛手质疑[J];晋阳学刊;1989年02期
10 于海洲;《黄鹤楼》仿拟诗话[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堂明;;一首被严重误读的诗篇——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读[A];中国李白研究(2006—2007)——李白与当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江衍庆;;登黄鹤楼[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3 王财;;毛泽东诗词中活用古诗词句的艺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康怀远;;论李白诗歌的法度(中)[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5 郁贤皓;;李白绝句漫谈[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6 王彬彬;;宽恕[A];铁流 17——踏着共和国的旋律[C];2010年
7 葛景春;;万里长江的风情画卷——李白与长江[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8 黄连池;;登黄鹤楼[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9 邓锡斌;;李白诗歌中的地名[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寺尾刚;张采民;;日本的李白研究简介[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新民;武汉在哪里[N];湖北日报;2010年
2 王卓斐;穿越历史文化的时空:诗人顾彬与《世界的眼泪》[N];文艺报;2009年
3 刘川鄂;只为心中的龙爪花[N];文艺报;2007年
4 李春林;唐人故事(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张楠;中华楹联 滇人为善[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6 杨树盛邋郭志宏;寄乡思[N];解放军报;2008年
7 何申;大观楼及长联[N];承德日报;2008年
8 刘向东;从生活现场到诗歌现场[N];文艺报;2010年
9 李廷华;逻辑与心态[N];美术报;2009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沈仲亮;旅游文学,不要急于与广告联姻[N];中国旅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氏义云;越南唐律诗题材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伟;崔颢诗歌论稿[D];吉林大学;2007年
2 谷芳平;唐代崔氏诗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陈阳阳;唐宋鹤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婧;《眉庵集》古体诗校注[D];湘潭大学;2011年
5 李青;唐代楼阁题咏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明峰;曾心散文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唐安民;盛唐咏侠诗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凤年;诗歌创作的非线性思维[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9 秦兰勇;盛唐诗歌中的越地意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延波;风景名胜题咏诗与旅游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20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2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