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果说有宋一代是中国古代田园诗发展史上的“高原”,那么南宋中兴时期则处在这片“高原”的巅峰。范成大、杨万里、陆游等一大批田园诗人的涌现,开创了南宋田园诗创作的繁荣局面。但是,纵观学界以往对田园诗的研究,多集中于大时代、一家诗,而缺乏对小时代的特别关注、大家间的横向对比,尤其是对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创作的高峰现象研究不深,对同时代范成大、杨万里、陆游三位田园诗大家较析不足。有鉴于此,笔者选取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再现南宋中兴时期这个时代里的大风景,诗人田园里的情怀。全文共分六个部分。总论部分,总结了过去学界对田园诗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田园诗研究注重晋唐等整朝整代,而对于一个时期研究甚少,笔者以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创作为聚焦点,以范成大、杨万里、陆游田园诗代表诗人为切入口,全景式写照南宋中兴时期的田园诗风貌。由于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研究的不足,分析其研究价值。第一章是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概述。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即南宋中兴时期和田园诗的界定、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人群以及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的繁荣原因。第二章总写陆游田园诗创作。陆游作为中国古代的多产诗人,诗歌创作题材丰富,且数量惊人,其中田园诗创作成就尤为突出。陆游田园诗以表现诗人自己的乡居生活为主要旨趣。“无事不可言”的广泛内容和作为“农民诗人”创作了他乡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浸透了诗人深厚的农民情怀。第三章总写范成大田园诗创作。范成大的田园诗以展示农村的风土人情为主要旨趣,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除很少几首表现了诗人自己在吴县石湖别业的生活外,绝大部分篇章表现了当地农村一年中逐次出现的各种风物,以及农民四季里不同的劳作场面和生活情景。范成大是中国古代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为农民代言的诗人。第四章总写杨万里田园诗创作。杨万里的田园诗以艺术再现农村自然风物为主要旨趣。杨万里的田园诗致力于刻画田间景物,表现出诗人对农村风物的热爱。杨万里的田园诗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审视农家生活,将农家生活美好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幽默风趣、视角独特,往往让人耳目一新、感受深刻。第五章分析三家田园诗的异同。他们都致力于表现田园风光和旨趣,但深入的程度有所不同,陆游本身就是一个农民,以农民写田园诗,当然情感最为真挚;范成大是以一个农民代言人的身份来写田园诗,表现田园风光的四季变化和人生的酸甜苦乐;杨万里则是一个以旁观者姿态来审视田园,歌咏田园生活的美好,虽然不够深入,但力求蹊径,旨趣斐然。最后则对南宋中兴时期的田园诗地位和意义进行阐述,突出其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南宋中兴时期 田园诗 陆游 范成大 杨万里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第一节 研究综述10-12
- 第二节 研究价值12-13
- 第一章 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概述13-19
- 第一节 南宋中兴时期和田园诗的界定13-14
- 第二节 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人群14-17
- 第三节 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的繁荣原因17-19
- 第二章 陆游田园诗创作19-34
- 第一节 陆游田园诗创作历程19-29
- 一、早期田园诗19-23
- 二、中期田园诗23-26
- 三、晚期田园诗26-29
- 第二节 陆游田园诗的独特魅力29-34
- 一、“无事不可言”的丰富内容29-32
- 二、“农民诗人”的独特表达32-34
- 第三章 范成大田园诗创作34-44
- 第一节 范成大田园诗创作历程34-41
- 一、早期隐居山林34-36
- 二、中期仕途触怀36-39
- 三、晚期石湖乐居39-41
- 第二节 范成大田园诗的独特魅力41-44
- 一、田园组诗形式的创造41-42
- 二、农民的代言人42-44
- 第四章 杨万里田园诗创作44-50
- 第一节 杨万里田园诗创作历程44-47
- 一、前期田园诗44-46
- 二、后期田园诗46-47
- 第二节 杨万里田园诗的独特魅力47-50
- 一、生动活泼的“诚斋诗”47-48
- 二、观景诗人48-50
- 第五章 三家田园诗异同论50-54
- 第一节 三家田园诗的相同点50-51
- 第二节 三家田园诗的不同点51-52
- 第三节 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的意义和地位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著作类54-55
- 期刊类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秀荣;;田园诗辨义[J];长江学术;2008年01期
2 张贺龙;;浅析唐代田园诗的成因及风格[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4期
3 屈俊玲;;论中西田园诗的差异[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丽君;澳大利亚的反田园诗[J];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5 刘琦;田园逸兴与悲悯之音——范成大的田园诗及其对传统田园诗的突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6 罗珠;;关于中国新田园诗的思考[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06期
7 孙宇璋;;新田园诗人孙宇璋[J];东坡赤壁诗词;2010年05期
8 夏爱菊;;新田园诗人夏爱菊[J];东坡赤壁诗词;2012年04期
9 刘畅;;基于多学科鉴赏的唐田园诗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9期
10 宋彩霞;;新田园诗人宋彩霞[J];东坡赤壁诗词;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芝国;;南星:现代田园诗的奠基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芳;;谁会拥有“田纳西”的那个“坛子”?[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子清;;美国莫纳诺克新田园诗[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小白;风格独特的田园诗人[N];文学报;2013年
2 王东声;一个田园诗人[N];美术报;2002年
3 井汉升;“香格里拉”画境[N];青海日报;2000年
4 王今一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言说是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蔚;宋代田园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赫延;文学变革大潮中的田园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陶明香;中唐田园诗新变及其原因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晓璐;方回田园诗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刘杰;范成大田园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董清;范成大田园诗艺术论[D];云南大学;2010年
6 王润格;唐代田园诗概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晓娜;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到“田园苦”的转变[D];西南大学;2007年
8 衣朦;中晚唐田园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盖宇夏;高适田园诗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10 徐瑞祥;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田园诗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南宋中兴时期田园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