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09:11
铁凝是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尽管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但是她的小说和散文从创作伊始就受到读者们的青睐,归根结蒂在于铁凝独具特色的叙事艺术。铁凝在写作中不断创新与尝试,使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女性命运以及现代社会的深切关照。论文以铁凝新时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中西方叙事学相关理论,考察铁凝小说的叙事艺术,探究其小说的深层意蕴。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铁凝四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情况,并对其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由此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时间”,在故事时间的基础上,分析小说叙事时间的特征,时序上的自由与错位、时距上的延宕与静止、时频上的重复与循环,通过对时间的塑型渗透出作家的生命意识。第二章“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模式”,概括文本中较为常见的三种模式,即“迁移”模式、“归来”模式、“疗救”模式,借以表现现代社会中的多重矛盾,体现着作家的人性追寻。第三章“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技巧”,从意象选择、反讽运用、表述策略三个角度探讨铁凝建构的艺术世界,把握作家流露出的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态度。结语...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铁凝及其小说创作
二、铁凝小说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时间
第一节 自由与错位的时间
一、成年回忆介入现实时间
二、日常生活预知人物命运
三、非常态时间周期的闪现
第二节 延宕与静止的时间
一、火车来临时的“一分钟”
二、刀枪对峙下的煎熬等待
三、石碑文字中的未来畅想
第三节 重复与循环的时间
一、“永远有多远”屡提:现实的逃避与接受
二、“污水井事件”常现:罪恶的弥漫与释然
三、“身体交换法”频演:生命的轮回与前进
第二章 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迁移”模式:亲历后的情感失落
一、进城:“从村里彻底飞出去,飞到幻想的地方”
二、离城:“城里的空气不如乡村的空气新鲜”
三、进与离:“永远走不出的围城”
第二节 “归来”模式:体验后的生命归途
一、物质追求:无功而返的苍凉
二、寻觅爱情:铩羽而归的痛苦
三、远行打拼:归依乡土的单纯
第三节 “疗救”模式:迷失后的人性救赎
一、“极左思想”的桎梏与破除
二、“三人爱恋”的纠缠与突围
三、“亲子战争”的戕害与治愈
第三章 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技巧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下的意象选择
一、“垛”意象:生存境遇中的情欲放纵
二、“水”意象:礼赞自然中的生态警示
三、高楼意象:现代文明中的时代困惑
第二节 戏谑笔触下的反讽运用
一、诙谐轻松的言语反讽
二、逆期待性的情境反讽
三、对照背离的结构反讽
第三节 双重组合下的表述策略
一、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互补
二、女性讲述与男性讲述交错
三、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接
结语 批判性反思:理性沉淀下的荒诞表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互望中的现代性思辨——铁凝城乡小说论[J]. 张拥航. 小说评论. 2020(01)
[2]新世纪女性乡土小说论[J]. 刘婧婧. 南方文坛. 2019(03)
[3]论铁凝的小说观念[J]. 李骞. 小说评论. 2019(01)
[4]生命的深度与长度——评铁凝小说集《飞行酿酒师》[J]. 李濛濛. 小说评论. 2019(01)
[5]铁凝长篇小说的复调元素[J]. 刘玉霞. 小说评论. 2019(01)
[6]铁凝“三垛”:反思现代性的三种叙事维度[J]. 孙金燕. 小说评论. 2019(01)
[7]铁凝的“关系论”在小说中的实践[J]. 刘川鄂,汪亚琴. 当代文坛. 2019(01)
[8]以偏离的方式接近——论铁凝小说的“同时代性”与个人性内涵[J]. 徐勇,傅庶. 当代文坛. 2019(01)
[9]穿越权力深渊的绝望旅程:铁凝小说论[J]. 孙金燕. 文艺争鸣. 2018(08)
[10]音乐的盛宴——论铁凝短篇小说中的冲突与整合[J]. 李濛濛. 文艺争鸣. 2018(08)
博士论文
[1]越南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接受(从2000年至今)[D]. 阮明山(NGUYEN MINH SON).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D]. 崔彦玲.南开大学 2013
[3]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D]. 谢有顺.复旦大学 2010
[4]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铁凝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D]. 孙媛.曲阜师范大学 2019
[2]历史视野下的人性万象[D]. 赵丹蕾.青岛大学 2018
[3]论铁凝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D]. 史佳利.辽宁师范大学 2018
[4]铁凝小说中的人性异化[D]. 孙紫桐.吉林大学 2017
[5]新时期以来“文革”小说的儿童叙事研究[D]. 张艳平.武汉大学 2017
[6]饱含怜悯与深思的理性言说[D]. 李莎莎.南京师范大学 2017
[7]觉醒与半觉醒:铁凝小说的女性解放意识探析[D]. 乔露.西北大学 2016
[8]论铁凝小说中的“另类”女性形象[D]. 王丝倩.辽宁师范大学 2016
[9]铁凝小说女性叙事研究[D]. 彭晓娅.重庆师范大学 2016
[10]铁凝小说中女性“出走”母题探究[D]. 葛冉冉.温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54717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铁凝及其小说创作
二、铁凝小说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时间
第一节 自由与错位的时间
一、成年回忆介入现实时间
二、日常生活预知人物命运
三、非常态时间周期的闪现
第二节 延宕与静止的时间
一、火车来临时的“一分钟”
二、刀枪对峙下的煎熬等待
三、石碑文字中的未来畅想
第三节 重复与循环的时间
一、“永远有多远”屡提:现实的逃避与接受
二、“污水井事件”常现:罪恶的弥漫与释然
三、“身体交换法”频演:生命的轮回与前进
第二章 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迁移”模式:亲历后的情感失落
一、进城:“从村里彻底飞出去,飞到幻想的地方”
二、离城:“城里的空气不如乡村的空气新鲜”
三、进与离:“永远走不出的围城”
第二节 “归来”模式:体验后的生命归途
一、物质追求:无功而返的苍凉
二、寻觅爱情:铩羽而归的痛苦
三、远行打拼:归依乡土的单纯
第三节 “疗救”模式:迷失后的人性救赎
一、“极左思想”的桎梏与破除
二、“三人爱恋”的纠缠与突围
三、“亲子战争”的戕害与治愈
第三章 铁凝新时期小说的叙事技巧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下的意象选择
一、“垛”意象:生存境遇中的情欲放纵
二、“水”意象:礼赞自然中的生态警示
三、高楼意象:现代文明中的时代困惑
第二节 戏谑笔触下的反讽运用
一、诙谐轻松的言语反讽
二、逆期待性的情境反讽
三、对照背离的结构反讽
第三节 双重组合下的表述策略
一、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互补
二、女性讲述与男性讲述交错
三、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接
结语 批判性反思:理性沉淀下的荒诞表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互望中的现代性思辨——铁凝城乡小说论[J]. 张拥航. 小说评论. 2020(01)
[2]新世纪女性乡土小说论[J]. 刘婧婧. 南方文坛. 2019(03)
[3]论铁凝的小说观念[J]. 李骞. 小说评论. 2019(01)
[4]生命的深度与长度——评铁凝小说集《飞行酿酒师》[J]. 李濛濛. 小说评论. 2019(01)
[5]铁凝长篇小说的复调元素[J]. 刘玉霞. 小说评论. 2019(01)
[6]铁凝“三垛”:反思现代性的三种叙事维度[J]. 孙金燕. 小说评论. 2019(01)
[7]铁凝的“关系论”在小说中的实践[J]. 刘川鄂,汪亚琴. 当代文坛. 2019(01)
[8]以偏离的方式接近——论铁凝小说的“同时代性”与个人性内涵[J]. 徐勇,傅庶. 当代文坛. 2019(01)
[9]穿越权力深渊的绝望旅程:铁凝小说论[J]. 孙金燕. 文艺争鸣. 2018(08)
[10]音乐的盛宴——论铁凝短篇小说中的冲突与整合[J]. 李濛濛. 文艺争鸣. 2018(08)
博士论文
[1]越南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接受(从2000年至今)[D]. 阮明山(NGUYEN MINH SON).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D]. 崔彦玲.南开大学 2013
[3]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D]. 谢有顺.复旦大学 2010
[4]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铁凝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D]. 孙媛.曲阜师范大学 2019
[2]历史视野下的人性万象[D]. 赵丹蕾.青岛大学 2018
[3]论铁凝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D]. 史佳利.辽宁师范大学 2018
[4]铁凝小说中的人性异化[D]. 孙紫桐.吉林大学 2017
[5]新时期以来“文革”小说的儿童叙事研究[D]. 张艳平.武汉大学 2017
[6]饱含怜悯与深思的理性言说[D]. 李莎莎.南京师范大学 2017
[7]觉醒与半觉醒:铁凝小说的女性解放意识探析[D]. 乔露.西北大学 2016
[8]论铁凝小说中的“另类”女性形象[D]. 王丝倩.辽宁师范大学 2016
[9]铁凝小说女性叙事研究[D]. 彭晓娅.重庆师范大学 2016
[10]铁凝小说中女性“出走”母题探究[D]. 葛冉冉.温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54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5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