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明遗民诗僧苍雪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1:10

  本文关键词:明遗民诗僧苍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苍雪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僧。他以他高尚的民族气节与风骨,超绝的诗歌、绘画、书法艺术和上乘的佛法造诣而著名。本文从简要考察苍雪生平经历及交游情况入手,探究苍雪的身世经历及交游对他的诗歌理论、诗歌创作所发生的影响。通过论述苍雪的诗歌风格、诗歌题材内容进而分析苍雪诗歌的艺术特点。苍雪经历了甲申乙酉之变,目睹了动荡乱世之中的凄凉与悲凉,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早期苍雪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得益于他的经历与交游,尤其是受到“性灵”诗风的影响,他所结交的僧人文士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佛学造诣,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一般僧人诗所谓的“僧衲之气”,而是充裕着一种孤清幽静之情。当然,作为一名僧人,禅学思想对苍雪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他的禅境诗,语言朴实,却在平淡之中直见深意,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和美丽的回味。苍雪著述丰富,共留下了一千多首诗,就题材来说,有写旅途见闻、民生疾苦、寄友赠答、描绘山水风物等等,他的诗歌,语言隽永,自然清新,显示出他率直洒脱悠远宏阔的诗心。国变之后,苍雪诗歌风格为之一变,展现出沉郁悲凉,慷慨忧愤的特质。在这个时期,苍雪写了大量的咏史兴亡诗,表达了他的亡国之思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期,他在江南大力宣扬佛法,广交遗民逸士,交友圈之广泛,影响力之深远,江南无人出其右。在与这些遗民逸士的交往中,苍雪的文艺诗歌书画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与增进,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与特点。苍雪在清初乃至近代都备受崇敬,他的诗歌影响深远,在他诗中所表现出的个性、气魄和风骨,以及他丰富深厚的内心精神世界,都使得他的诗具有千古常新的魅力。
【关键词】:苍雪 遗民诗僧 诗歌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第一章 禅风盛行背景下的明清之际诗坛生态11-22
  • 第一节 晚明时期禅学的兴盛及对文学的影响11-18
  • 一、晚明禅学发展的状况11-12
  • 二、禅学、心学思想合流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与作家主体性的发现12-14
  • 三、禅学、心学合流的典范——汤显祖和公安三袁14-18
  • 第二节 明亡历史背景当中的逃禅及诗人创作的文学生态18-22
  • 一、明亡历史背景和文人出处选择18-19
  • 二、明遗民的逃禅生活19-22
  • 第二章 苍雪交游考22-37
  • 第一节 苍雪与佛门中人22-28
  • 第二节 苍雪与士大夫28-37
  • 第三章 苍雪诗歌研究37-60
  • 第一节 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发展37-45
  • 一、早期诗歌经历37-38
  • 二、中期诗歌经历38-40
  • 三、后期诗歌经历40-45
  • 第二节 诗歌题材45-53
  • 一、禅境诗45-47
  • 二、山水诗47-50
  • 三、咏史怀古诗50-51
  • 四、兴亡诗51-53
  • 第三节 苍雪的诗作风格及其在诗坛中的影响53-60
  • 一、孤清之风54-55
  • 二、沉郁之气55-56
  • 三、想幽语隽56-58
  • 四、诗坛的影响58-60
  • 参考文献60-63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星;;略论明末清初禅悦之风对文人与文学的影响[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夏金华;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J];学术月刊;1998年02期

3 李舜臣;明季清初滇南诗僧苍雪论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美伟;明末清初岭南士僧交游与文学[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明遗民诗僧苍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9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