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韩少功的文学理想

发布时间:2017-04-17 09:01

  本文关键词:论韩少功的文学理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韩少功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的一位不可多得的思想型、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包含着对形式的自觉追求,还包含着对社会的强烈关切,在精神追问和文体革新两方面双管齐下,辩证统一,这使得他在当代作家阵营中显得与众不同,走在时代思潮和文学思潮的最前沿。因此,通过对韩少功文学世界和文学理想的探究,我们不仅能够在韩少功的作品中读到“思想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还能够经由他的作品审视自身、审视周遭的人与事,从而启迪着我们对于文学自身和当今社会重新理解和想象。 本文正是基于韩少功创作的这一突出特点,试图在社会现实与思想史的视野下,重新观照和理解韩少功的文学创作,着重探讨其创作的社会批判意义,以及其批判性思想如何通过文学的方式得以表述,剖析其批判性思想如何转化为美学内在因素的辩证法,将探寻韩少功作品中思想与文学的辩证结构以及其具体创作实践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同时,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语境,尽可能地梳理出韩少功文学理想探索、确立、发展及变化的历史脉络;最后,联系时代背景,以求通过对韩少功文学世界和文学理想的探究来发掘出他由文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而乃至更高层次的对社会制度和未来更加美好、公正的世界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韩少功 文学理想 批判性思想 文体革新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中国特殊转型时期的文艺界危机8-10
  • 1.2 “纯文学”的困境与当代文学精神的沦落10-14
  • 1.2.1 8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纯文学”10-11
  • 1.2.2 当代文学批判性精神的沦落11-14
  • 2 韩少功文学理想综述14-25
  • 2.1 作为思想者的理性范畴14-18
  • 2.1.1 对“文革”时代的追溯15
  • 2.1.2 对知青记忆的一再缅怀15-16
  • 2.1.3 对乡土文化的不断追寻16-17
  • 2.1.4 对于现代化进程的警觉17-18
  • 2.2 作为文学家的感性视域18-22
  • 2.2.1 理性思辨与感性形态的完美结合18-19
  • 2.2.2 文学直面丰富而复杂的世界19-21
  • 2.2.3 文学意味着一种精神自由21-22
  • 2.3 “好文学”的“完美的假定”22-25
  • 2.3.1 打破“好文学”的定律22-23
  • 2.3.2 韩少功文学理想初探23-25
  • 3 韩少功文学理想的发展轨迹25-44
  • 3.1 “文革”时期:理想的萌芽25-26
  • 3.2 “伤痕”文学时期:理想在矛盾与困惑中前进26-35
  • 3.2.1 批判性思想的转变27-31
  • 3.2.2 文体意识的觉醒31-34
  • 3.2.3 小结34-35
  • 3.3 “寻根”文学时期:理想的困境与悖论35-41
  • 3.3.1 “寻根”的文化理想36-39
  • 3.3.2 “寻根”的文学追求与实践39-41
  • 3.3.3 小结41
  • 3.4 文体探索期:“思想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发表论文48-49
  • 致谢4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祁卉璇;张红雷;;原型批评视角下解读韩少功小说中的母亲原型[J];长城;2013年06期

2 樊星;超越虚无主义的尝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廖述务;;时代情绪的诗性书写——以韩少功《日夜书》为中心[J];创作与评论;2013年01期

4 何玉蔚;;“游戏之作”中的严肃话题——论弗吉尼亚·吾尔夫的《奥兰多》[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5 魏毅;;略论新写实主义[J];青年文学家;2014年27期

6 王文初;;从拉斯蒂涅与七哥的比较看西方文学对方方的影响[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廖述务;;抽打时代的思想皮鞭——韩少功散文意义维度简论[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8 黄灯;;批评的动力[J];艺术广角;2012年04期

9 刘晓静;;韩少功的《女女女》与佛教思想[J];文学教育(上);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初;;从拉斯蒂涅与七哥的比较看西方文学对方方的影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玉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邱宏光;难以摆脱的思想之惑[D];武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U,

本文编号:312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2848.html

上一篇:明清假传研究  
下一篇:吴筠诗歌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1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