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2:17

  本文关键词: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铁凝作品的经典化,梳理铁凝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借此来一窥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经典化的复杂情况,是一个颇具价值和意义的命题。关于铁凝作品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是如何走向经典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前经典化时期的构建。1957年出生的铁凝自1973年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到1984年底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铁凝在早期取得的成绩,除了铁凝自身的创作才华和农村插队期间所获得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河北优秀老作家徐光耀、孙犁等人对后辈作家的大力提携和引介也是极其重要的;早期铁凝的作品发表的主要阵地在河北省主要文艺刊物《河北文艺》,彼时的编辑张庆田对铁凝的作品的推介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最后,在前经典化构建时期,当时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如茹志鹃、雷达、王蒙、贺绍俊等人对铁凝作品的批评,对其传播和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二章,走向经典。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文学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凝被文艺圈和大众所知,第一步便是从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奖项开始的,获奖使她在走向经典之路上获得了助力;同时,《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官方媒介通过刊登她的文章这一方式的肯定,以及《哦,香雪》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影视改编,这两种分别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声音,也是她走向经典的重要因素。第三章,学术交融中的经典建构。铁凝作品在中学教材和大中专院校的《大学语文》里出现,扩大了铁凝及其作品的认知度;走进权威文学史,在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王庆生的《中国当代文学》、杨匡汉和孟繁华编写的《共和国文学50年》、董健、丁帆、王彬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当代权威文学史里面,女性文学篇章,铁凝是一位不可回避的作家,这也是对铁凝和她的作品的经典地位的一种肯定,至少在女性文学这一领域内。
【关键词】:铁凝 经典化 文学奖 文学史 文学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21
  • 第一节 当代文学的“经典化”略论9-13
  • 一、“经典”是什么9-10
  • 二、“文学史经典”与“文学经典”10-12
  • 三、“经典化”——经典形成的诸要素12-13
  • 四、铁凝“经典化”的研究意义13
  • 第二节 铁凝研究现状13-21
  • 一、整体研究14-15
  • 二、文本研究15-18
  • 三、方法论研究18-21
  • 第一章 经典的前期建构21-33
  • 第一节 引导——与徐光耀、孙犁等作家前辈的交往21-26
  • 一、徐光耀——“文学启蒙老师”22-23
  • 二、孙犁——文学领路人23-26
  • 第二节 推介——与张庆田等编辑工作者的联系26-33
  • 一、铁凝与《河北文艺》27-28
  • 二、“新苗”专栏与文学学习班28-29
  • 三、《河北文艺》的“换稿事件”29-33
  • 第二章 走向经典33-45
  • 第一节 获奖——强大的助力33-38
  • 一、文学奖34-37
  • 二、获奖后37-38
  • 第二节 官方媒介与影视改编——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声音38-45
  • 一、官方的声音——《人民日报》38-40
  • 二、改编的力量——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双向互动40-45
  • 第三章 学术交融中的经典建构45-56
  • 第一节 教育体系——经典化的重要“推手”45-48
  • 一、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45-46
  • 二、文学经典与中学教育46
  • 三、文学经典与大学教育46-48
  • 第二节 走进教材及权威文学史48-56
  • 一、走进教材48-53
  • 二、走进文学史53-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 铁凝年谱简编60-72
  • 致谢72-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2 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J];中学语文;2007年24期

3 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

4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镇涛,周迎;商业意识形态统治下文学生产机制的新变[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范川凤;为捍卫人类精神的高贵而写作——铁凝艺术人格描述[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朱栋霖;经典的流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4期

9 王蒙;读《大浴女》[J];读书;2000年09期

10 范川风;从《荷花淀》到《棉花垛》——河北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3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